1.关于爱国,军事,描写战争,报国不成的诗词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细细品味这首诗,眼前好象出现一幅山川雄伟、月明水静、云彩变幻的大写意画,又好像看到"杖剑去国、辞亲远游",胸怀大志、积极进取的青年李白的形象。 又如,杜甫被叛军捉到沦陷的长安,望月思念留在鄜州的妻儿,写了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的《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 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 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春江晚景》,虽画早已失传,而诗至今脍炙人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山村经行因施药之三》: 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 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 2.求赞美军人或形容军人洒脱果敢英勇善战的古诗句一、形容军人洒脱果敢英勇善战的古诗句 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清代)《出塞》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唐代)《从军行七首·其四》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3、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杜甫《春望》 二、赞美军人的古诗句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唐代)《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形容报国的诗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4.赞美军人的诗句有哪些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出自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 白话文释义: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白话文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唐代: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白话文释义: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4,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出自唐代:王维《少年行四首》 白话文释义: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骑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敌酋无法逃生。 5,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代: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白话文释义: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5.关于爱国,军事,描写战争,报国不成的诗词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细细品味这首诗,眼前好象出现一幅山川雄伟、月明水静、云彩变幻的大写意画,又好像看到"杖剑去国、辞亲远游",胸怀大志、积极进取的青年李白的形象。 又如,杜甫被叛军捉到沦陷的长安,望月思念留在鄜州的妻儿,写了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的《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 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 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春江晚景》,虽画早已失传,而诗至今脍炙人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山村经行因施药之三》: 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 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 6.赞美军人的古诗词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处:唐-王昌龄《出塞》 译文: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不教胡马越过阴山。 2、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出处:卢纶·唐《塞下曲》 译文:野幕敞琼席,为庆祝征羌戎的战士们凯旋。 3、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出处:卢纶·唐《塞下曲》 译文: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出处:卢纶·唐《塞下曲》 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5、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出处:卢纶·唐《塞下曲》 译文:亭亭七叶贵,荡荡一角清。 有一天在麒麟阁,只应单独不名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