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大海景色的诗句1、[宋] 曾巩《西楼》 原文选段: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释义: 像云朵一样的海浪拍打着沙滩来来去去,北风吹起来了几声惊雷。 2、[唐] 张九龄 《望月怀古》 原文选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释义: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3、[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原文选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释义: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4、[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原文选段: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释义: 向东方的海看过去夕阳余晖洒满了海面,海边的山和海水交织缠绵一望无际。 5、[唐] 钱起 《送僧归日本》 原文选段: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释义: 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 2.帮我找 描写大海景象的诗句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 大海 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 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晰 想要说些什麽又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 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 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散在风里 猛然回头你在那里 如果大海能够唤回曾经的爱 就让我用一生等待 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恋 就让它随风飘远 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 就像带走每条河流 所有受过的伤 所有流过的泪 我的爱 请全部带走 海的歌者 醒来 从夜的深渊一跃而起 打着滚 呜咽着 曲张着 千手千足地 一寸寸向你挪近 海啊 这匹鬃毛狮子 想卧在你脚旁,要 顺从那不可耐的 甜蜜而又困惑的招引 溯源到一个 更辽远更深邃的地方 每个痛苦不堪的波浪 都有了生与死的欲望 你的声音叠叠高起 你的眼睛月色横流 你的声音和眼睛像焰火 在你的灵魂里洞开门窗 大海比你多了疆域 你比大海多了生命 今夜,你和大海合作 创造了歌声 不知何时 路人 息影为排排岸石 致大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3.描写大海的诗句古诗1、《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宋代:米芾 千古涟漪清绝地。 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 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一海市。 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 夜光一颗千金贵。 释义: 千万年的涟漪仍荡漾在这片清净隔绝的地方,海岱楼很高,往下俯瞰秦淮河的尾端。 水天一色,仿佛水浸泡着天,天与水合为一体,像是从月亮上的广寒宫来看下面的人间一样。 雾色蔼蔼中出现一个海市蜃楼,巨鳌托举着三座大山浮出水面,立刻随着月亮一同出来。 月亮圆的像宝珠一样的时候有很多异样的气息,现在的月亮就仿佛一颗夜明珠价值千金。 2、《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释义: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 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3、《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唐代: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释义: 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 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 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 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 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 4、《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释义: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5、《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宋代: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释义: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 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咸池优美的乐声。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4.根据观沧海的诗句展开一段景物描写东进登上碣石山,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高耸立在海边的山岛,使大海显得宽阔浩荡、神奇壮观.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丛生的草木在秋风中摇曳.在秋风中,海面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旭日被海浪抛出地面,明月被海涛抛向天空,耿耿繁星映入海面,日月星辰好像都在大海的胸中运行,大海简直可以包容一切!真是宏伟无比,博大无比岛上萧瑟的秋风掀起汹涌的波涛,汹涌喧腾海面是多么浩瀚无际.真是幸运极了,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x0b用诗歌来咏叹自己远大的志向。 5.描写海的古诗句和它的意思.如:大江东去,浪淘净,千古风流人物.—观沧海 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词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画家温泽辉书画作品.观沧海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