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腊肉的诗词有哪些《腊肉》 年代: 宋 作者: 王迈 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 水饮一盂成软饱,邻翁当午息庖烟。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唐代 杜甫 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 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 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 委曲承颜体,鶱飞报主身。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驎。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 年代: 宋 作者: 郑刚中 自求口实象为颐,颐中有物名噬嗑。 噬遇腊肉尚为吝,饮食在颐尤欲节。 酸醎甘苦各有臓,偏受辛毒何其拙。 那知玉液贵如酥,况是会池要清洁。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 寒虀仅盈盎,腊肉不满豆。[七绝] 《七绝》 雨恨云愁 雾霾难散目光迷, 腊肉飘香最可疑。 果敢官家忙禁火, 寒食节日或能期。 2.描写四川腊肉的句子有哪些1.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腊肉飘香的季节。以往这个季节,老伴都会提前准备好过年的腊肉。今年也不离外,刚进腊月,老伴就着手准备腌制腊肉了。 2. 腊肉有个发酵过程,如同精心酿造等待发酵的美酒,需要时间来成全,在阳光和空气的关照下,一些有益菌继续生长,一点点渗透到腊肉的肌理,不动声色地催化着脂肪和蛋白质,成为新年团圆餐桌上最美味的期待。 3. 小时候,家里很困难,尤其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吃上腊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但不管怎么困难,母亲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全家春节吃上可口的腊肉。 4. 记得有一年,眼看春节来临,因没钱买肉,腊肉没有着落。母亲便想了个苦办法,用平时积攒的口粮找杀了“年猪”的邻居兑换了2斤腊肉,算是过了个春节。而我们自家辛辛苦苦饲养的“年猪”被迫卖了还超支。 5.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过年只杀过一次“年猪”。所以对吃腊肉特别向往,也特别钟爱。 6. 瘦而不柴,香而不腻。 7. 腊香满口,熏香扑鼻。 8. 腌制的腊肉先要把盐炒过,然后等盐冷了后再直接抹到肉上,肉要新鲜的,不要沾水,等盐冷了再均匀的抹在肉上,然后再把这些都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桶里,把最厚的放在下面,薄一点的放在上面,过两天还要翻一下,这样盐味才码得均匀。 9. 左邻右舍都知道母亲腌制的腊肉才腊香满口,熏香扑鼻,腊味醇厚,且肥而不腻,瘦不塞牙。 10. 今年也不离外,刚进腊月,老伴就着手准备腌制腊肉了。 1. 四川腊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肴,属于川菜系。此菜外表颜色金黄。内里红白分明。颜色鲜亮。诱人食欲。在四川食品特产中的地位绝对不低于任何一样其他小吃或肉类制品。 2. 在四川地区有的将腌制好的肉直接高处风干。不经过烟熏。成品是风肉。其吃法和腊肉相同。肉质红亮,咸鲜适度,并具烟香之味。酒饭均宜。 3. 腊肉和腊肠是四川人民过年过节、婚姻庆典等宴席中桌面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腊肉一般是由猪肉经过盐浸渍数日,而后经过谷草或柏树枝条树叶熏烤和凉干的工序。其独特的烟熏的香美味道令食客难以忘却。腊肉的制作、烹制还有吃法是不能马虎的呢,那就让大家来分享这过程吧。 4. 腊肉的制作方法: (1)将无骨猪肉改成宽6---15CM,长20--40CM的宽条,用竹扦在肉上扎满小 眼,好象有点残忍啊,但是为了味道的进入。 (2)用锅把花椒炒熟,加盐炒烫倒出,等到炒好的调料不烫手时,在肉上揉匀,放入陶瓷容器里,肉皮朝下,最上面的肉皮朝上,放凉爽的地方,一天翻一次,腌十天左右。 (3)将腌制好的猪肉取出,用绳子穿其一端挂于通风高处,晾到半干。 (4)用一大铁锅或者铁筒,放入柏树锯末或者柏树枝叶,在上面放上铁排一个,要和锯末保持距离哦。不然肉就烧焦了,一般在8---10CM左右,把半干的肉放在铁排上,用锅盖或者木板盖上,将肉熏上色,之后再挂于通风的高处,待水分干了,一般要15天的,腊肉就制成了。 (5)腌肉时,时间要掌握准确,冬季略长,需10天左右,夏季略短,需5天左右。 (6)熏制时,时间需15分钟左右,不可过长,否则颜色过深,影响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