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江香醋的作文作文: 镇江香醋 说起镇江的香醋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晓。 中国人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被称之为开门的七件事。可见,醋是中国人居家过日子不可缺少的一味佐料。 镇江人近水楼台,醋就产在自己的家里,自然是情有独钟。酒店里的每张餐桌上不能没有醋;百姓家中的每餐饭食也离不开醋。 香醋成了镇江人生活当中的一道风景。 在镇江,制作香醋,首先一定要选用本地的优质糯米,和当地的水,味道才能纯正。 这种优质的糯米,当地人喜欢称它为“仙糯”。如果你要问:为什么叫“仙糯”呢,人们便会告诉你,这仙糯可有一段和“八仙”有关的传说。 据说,当年八仙驾临镇江,见镇江稻米,颗粒细黄不好吃,于是八仙决定合力,为镇江人留下一种好吃的米。但铁拐李好酒误事,错过了八人合力造米的时辰,所以今天的“仙糯”就缺了铁拐李的那一角。 被水浸泡到一定时候的“仙糯”。要放在大木桶中,才能蒸熟煮透。 其实,仙糯的故事只是个戏说。不过,镇江的醋,倒的确是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名醋不同,是用糯米酿制的。 都说镇江的香醋,香而微甜、酸而不涩,并且放不坏。在镇江谁都会告诉你,香醋摆不坏,是镇江的三怪之一。 这当然是和它的制作工艺有关的。蒸熟的糯米,先要放到大缸中凉凉了,再均匀的拌上酒糟。 几天后,你看到的并不是醋,而是一缸香甜的糯米酒。 也许是镇江人,太在意香醋这个宝贝了,关于它的传说,你在镇江能听到的可不止一个。 镇江原本没有醋,可醋又是怎么落户在镇江的呢?这就又引出了一段和酒有关的故事。这酒还不是一般的酒,是河南名酒——杜康酒。 相传,杜康一家原来居住在河南。家酿的杜康酒是远近闻名的好酒。 当时中原战乱四起,父亲杜康便举家南迁,来到了镇江。一家人在城外开了间小酒坊,还是以卖酒为生。 杜康有个儿子叫黑塔,整天在酒坊里帮着父亲干活。一天,黑塔干完了活,提起酒坛,一口气喝了好几斤酒,想在酒缸边靠一会,没想到米酒后劲不小,一会竟睡着了。 突然,耳边响起一声惊雷,黑塔迷雾中看见面前站着一位白发老翁,笑眯眯的指着大缸对他说:“黑塔,你酿的琼浆,已经二十一天了,今日酉时就可以品尝了,”说完老翁不见了。黑塔惊醒后,把这一切都告诉了父亲。 杜康来到那口大缸前,用手指蘸了一下,放入口中一尝,香酸微甜。杜康觉得很神奇,但仔细一想,此时正是酉时,二十一日,酉时,几个字组合起来不正是个醋字吗,原来仙翁说的琼浆就是醋。 镇江的香醋之所以香,是和它的酿造工艺分不开的。香醋的酿造分酿酒、制醋醅、淋醋三大阶段,有大小四十几道工序,历时两个月。 今天镇江有了香醋,也有了一个父亲造酒,儿造醋的故事。 二十一酿出的醋,还要经高温蒸煮,密封在大缸中贮存。 半年后香醋就可以吃了。而且是放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 清道光二十年,也就是1840间,镇江有个叫朱兆怀的人,始创了朱恒顺糟坊。开始是生产酒。 后来,恒顺以酒糟制醋,作坊改名为朱恒顺糟淋坊。1966年正式定名为国营镇江恒顺酱醋厂。 就是今天的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恒顺是目前中国国内酱醋业的大型企业。 恒顺的产品畅销全国,并行销到了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醋的故事毕竟只是故事,但镇江人的确对醋“情有独钟”,吃面要有醋,吃汤包要有醋,吃肴肉要有醋,吃鱼、蟹更离不开醋,有人说,这和镇江多中原移民有关。 当年秦始皇派来的三千赭衣徒,留在了镇江。千百年来,屡次因战争造成的大移民,更给镇江留下了很多北方人的生活习惯。 在镇江,人们的早饭多是面食。汤包且不说,光是面条,就有好几种。 总听镇江人说:要是几天吃不上一顿面条,心里就不塌实。看来在镇江,醋和仙糯分不开,也和这喜欢吃面食的习惯分不开。 2.镇江香醋的作文作文: 镇江香醋 说起镇江的香醋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晓。中国人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被称之为开门的七件事。可见,醋是中国人居家过日子不可缺少的一味佐料。 镇江人近水楼台,醋就产在自己的家里,自然是情有独钟。酒店里的每张餐桌上不能没有醋;百姓家中的每餐饭食也离不开醋。香醋成了镇江人生活当中的一道风景。 在镇江,制作香醋,首先一定要选用本地的优质糯米,和当地的水,味道才能纯正。这种优质的糯米,当地人喜欢称它为“仙糯”。如果你要问:为什么叫“仙糯”呢,人们便会告诉你,这仙糯可有一段和“八仙”有关的传说。 据说,当年八仙驾临镇江,见镇江稻米,颗粒细黄不好吃,于是八仙决定合力,为镇江人留下一种好吃的米。但铁拐李好酒误事,错过了八人合力造米的时辰,所以今天的“仙糯”就缺了铁拐李的那一角。 被水浸泡到一定时候的“仙糯”。要放在大木桶中,才能蒸熟煮透。其实,仙糯的故事只是个戏说。不过,镇江的醋,倒的确是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名醋不同,是用糯米酿制的。 都说镇江的香醋,香而微甜、酸而不涩,并且放不坏。在镇江谁都会告诉你,香醋摆不坏,是镇江的三怪之一。这当然是和它的制作工艺有关的。蒸熟的糯米,先要放到大缸中凉凉了,再均匀的拌上酒糟。几天后,你看到的并不是醋,而是一缸香甜的糯米酒。 也许是镇江人,太在意香醋这个宝贝了,关于它的传说,你在镇江能听到的可不止一个。 镇江原本没有醋,可醋又是怎么落户在镇江的呢?这就又引出了一段和酒有关的故事。这酒还不是一般的酒,是河南名酒——杜康酒。 相传,杜康一家原来居住在河南。家酿的杜康酒是远近闻名的好酒。 当时中原战乱四起,父亲杜康便举家南迁,来到了镇江。一家人在城外开了间小酒坊,还是以卖酒为生。 杜康有个儿子叫黑塔,整天在酒坊里帮着父亲干活。一天,黑塔干完了活,提起酒坛,一口气喝了好几斤酒,想在酒缸边靠一会,没想到米酒后劲不小,一会竟睡着了。突然,耳边响起一声惊雷,黑塔迷雾中看见面前站着一位白发老翁,笑眯眯的指着大缸对他说:“黑塔,你酿的琼浆,已经二十一天了,今日酉时就可以品尝了,”说完老翁不见了。黑塔惊醒后,把这一切都告诉了父亲。杜康来到那口大缸前,用手指蘸了一下,放入口中一尝,香酸微甜。杜康觉得很神奇,但仔细一想,此时正是酉时,二十一日,酉时,几个字组合起来不正是个醋字吗,原来仙翁说的琼浆就是醋。 镇江的香醋之所以香,是和它的酿造工艺分不开的。香醋的酿造分酿酒、制醋醅、淋醋三大阶段,有大小四十几道工序,历时两个月。 今天镇江有了香醋,也有了一个父亲造酒,儿造醋的故事。 二十一酿出的醋,还要经高温蒸煮,密封在大缸中贮存。半年后香醋就可以吃了。而且是放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 清道光二十年,也就是1840间,镇江有个叫朱兆怀的人,始创了朱恒顺糟坊。开始是生产酒。后来,恒顺以酒糟制醋,作坊改名为朱恒顺糟淋坊。1966年正式定名为国营镇江恒顺酱醋厂。就是今天的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恒顺是目前中国国内酱醋业的大型企业。恒顺的产品畅销全国,并行销到了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醋的故事毕竟只是故事,但镇江人的确对醋“情有独钟”,吃面要有醋,吃汤包要有醋,吃肴肉要有醋,吃鱼、蟹更离不开醋,有人说,这和镇江多中原移民有关。当年秦始皇派来的三千赭衣徒,留在了镇江。千百年来,屡次因战争造成的大移民,更给镇江留下了很多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在镇江,人们的早饭多是面食。汤包且不说,光是面条,就有好几种。总听镇江人说:要是几天吃不上一顿面条,心里就不塌实。看来在镇江,醋和仙糯分不开,也和这喜欢吃面食的习惯分不开。 3.描写香醋味道的句子有哪些1、没有哪个山西人不爱吃醋,就如没有那个四川人不爱吃麻辣一样。 四川人爱吃麻辣,是因蜀地多雨温湿,而山西人嗜醋我便不得而知了。但我爱吃醋,则是不争的事实。 前几年在四川当兵,和几个老乡下馆子总不忘向老板要一壶醋,然后,我们几个人举醋而干,惹得旁边坐的人也直往肚里咽口水。去其它地方问到老板有醋没有,人家第一句便是你是山西人吧。 2、老陈醋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五谷经蒸、酵、熏、淋、晒的过程酿就而成,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世。山西老陈醋色泽呈酱红色,食之绵、酸、香、甜、鲜。 山西老陈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和盐等。以老陈醋为基质的保健醋有软化血管、降低甘油三酯等独特功效。 3、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3O00年之久。北魏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中总结的22种制醋法,有人考证认为就是山西人的酿造法。 其中“作米酢法”便是“山西老陈醋”的酿制方法。到了清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个“美和居”醋坊,又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大胆地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山西“老陈醋”名牌,使老陈醋一举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4、除了山西醋品种多,质量好之外,还有其特殊的地理生活原因。一是山西水土较硬,醋可以起到软化的作用;二是山西人喜欢吃各种面食,尤其各种杂粮面食,醋有帮助消化的作用。 久而久之,醋成了山西人的必备食品,故人们戏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在太原东湖老陈醋集团院内,建有山西醋史展览馆,其展出 的众多文物古迹和传统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充分显示了山西醋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另外,古时管醋叫醯,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故人们戏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过去山西人“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 5、老陈醋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美容。经常食醋,可以软化血管,增加皮肤的弹性,使肌肤变得更加柔嫩,充满光泽,防止衰老,让人看起来既年轻又漂亮。 老陈醋还可以净化空气呢!刷完墙壁,漆过家具后,室内会残留下有害的气体,很呛鼻。这时,在室内放上一碗醋,并把它加热,就可以大大降低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老陈醋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灭菌,消毒,既能食用,又能药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和快乐。6、感受着唇齿间酸香的味道,我深深的为“美和居”拥有400多年历史中华第一坊的风范折服。 能够积淀百年历史,并将其展示以博物馆;能够传承百年手艺,而且坚守每道工序至今;有百年底蕴,却不被传统束缚,能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美和居”不愧为华夏第一酿醋坊的称号。作为一个同样有梦的人,我不禁问自己,我要做到什么,我做到了多少,还有多少是可以做的?走出醋园的那刻回首,陈醋飘香,老街不老!7、作为醋的故乡,在民间至今有做酷的遗风。 如果您到山西的乡村僻壤盛夏一游,你会发现,老乡们在烈日之下。放一口麻纸闷着的大缸,在用“老醯儿”(制醋的醴子)晒醋,而且醋缸需不断地搬动,因为醋缸要跟着“爷爷”(太阳)走。 看到此情此景,过去山西“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场景定会跃然眼前。确实山西是制醋的大本营,现在全省有 100多家醋厂,著名的除清徐老陈醋之外,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 WWW.JDDXX.COM )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 品种有老陈醋、名特醋、双醋、陈醋、特醋、晋醋、味醋、熏醋等。同一品种的醋,根据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又可分出各种各样的品种类别,真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而山西人爱吃醋也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8、中国微生物学鼻祖方心芳先生的《山西醋》中讲“我国之醋最著名者,首推山西醋与镇江醋。镇江醋酽而带药气,较山西醋稍逊一筹,盖上等山西醋之色泽、气味皆因陈放长久,醋之醋身起化学作用而生成,初非人工而伪制,不愧为我国名产。” 老陈醋中以清徐县所产为最佳,在192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清徐老陈醋一举夺得优质商品一等奖,自此扬名海内外。9、山西老陈醋,是我家乡著名的特产,畅销全国各大市场。 不仅色汁唯美,味道可口,而且还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它是人们餐桌上拌凉菜的必备调味品,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没有陈醋,菜就趣不起味来。有醋,菜才能觉得有滋有味。 正是山西老陈醋,人们的饭菜才觉得美味可口。吃了,感觉味道酸酸的,香香的,有清凉之感。 10、山西的“醋”文化,不敢说是驰名中外,但总是九州闻名。由“四眼井”、“宁化府”、“水塔”、“明泉宝”、“东湖”等品牌组成的山西老陈醋市场更是颇有百家争鸣之意。 然而被称为“华夏第一醋”的却仅有一家,便是以绵、酸、香、甜、鲜闻名的“东湖”牌老陈醋。周末,在单位的组织下,有幸参观了“东湖”老陈醋的出产地,被陈醋业称为中国酿醋第一坊。 4.介绍镇江特产的语句镇江香醋 镇江的醋,享誉海外。 驰名中外的"金山"牌香醋,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嘉奖。1908年获"巴拿马万国赛会"金牌奖,1909年在"南洋劝业会"上又获金牌奖,1930年在"江苏国货展览会"上被评为优等品,1979年获省优产品,1980年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荣获银牌奖。 1985年3月获国际美食学会和国际旅游观光委员会授予的金质荣誉奖章,同年12月又获国家质量金质奖。 镇江香醋用以拌冷盘,溜素菜,烹鱼肉,炖鸡鸭,可提味增香,去腥解腻,开胃生津,确为极佳的调味品。 汉白玉插屏 插屏选用优质汉白玉,加工精细。首先将石料开片,磨制成各种造型的玉片,接着绘上各种图案,然后镶配上精制木座架。 插屏多以山水风景,人物仕女,花鸟虫鱼为题材,画面清秀古雅,朴素自然,用以布置厅堂,显得高雅阔绰,为其它室内装饰品所不及。 金山灯彩 镇江灯彩久负盛名,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品。 镇江著名灯彩世家梅氏兄弟师承传统,又有创新,以其设计精巧、造型美观、装饰华丽受到好评。1985年春节,他们组织起"金山灯会"由保定进京,受到首都群众欢迎,电视台、报纸纷纷加以报道。 他们制作的金龙戏珠又腾飞在1985年3月开幕的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门厅上。 百花贡酒 此酒温醇浓郁,具有酸、甜、苦、辣、醇五特色,是镇江特产。 1909年参加国际性南洋劝业会和巴拿马赛会,曾获得优良产品奖状和金牌奖。清光绪年间,远销京都,被列为皇帝的"贡品"。 百花贡酒,其色深黄,其气清香,其味滋芳,糖分较高,酒精含量低,加之能活血养气,暖胃祛寒,又成为老年人之营养品。 镇江鲥鱼 鲥鱼、属鲱科,体扁而长,色白如银,肉质鲜嫩,为一般鱼类所不及。 其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脂肪、铁、钙、磷、核黄素等,被誉为"鱼中之王"鲥鱼产于珠江、长江和钱塘江下游,以镇江鲥鱼最为出名。镇江一带小屿环列江心,致使虫藻麇集,为随江东下的鲥鱼提供了丰盛的食饵,因而这里的鲥鱼最为肥美、鲜嫩。 机绣制品 镇江机绣品种繁多,图案或婀娜多姿的仕女,或风景秀丽的山水,或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或五彩缤纷的奇花异卉,风格典雅,美观大方。精心制作的帽子、披风、包垫以其新颖的设计,精致的做工畅销中外。 绒花制品 绒花,通常是以蚕丝加工成熟丝,然后经染色、下条、打尖、传粘等工艺,制成各种产品。镇江制作绒花已有几百年历史,其造型生动美观,风格幽默独特,质地柔软,色彩优雅,既是珍贵的艺术佳品,又是颇具特色的旅游纪念物。 小磨麻油 1985年3月荣获国际美食学会和国际旅游观光委员会金质奖章的小磨麻油以其清澈透明、质纯色美而香飘四海,该产品选料精,注重工艺,采用传统石磨研磨,经过去杂、水洗、蒸炒、磨浆、沉淀、过滤等多道流程,因此在省麻油质量评比中多次名列榜首。小磨麻油远销英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镇江膏药 镇江膏药的前身是唐老一正膏,创始于1662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具有祛风止痛、化痞除瘀、舒筋活血、消肿顺气等功效,用它治疗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关节炎等症有显著疗效,并有软化点适宜、布皮经久不霉,药黏经久不老化等特点,可以一用再用,被群众誉为"万能膏"。 1980年,镇江"金山"牌膏药被评为国家医药总局优质产品和省优质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