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学堂的诗句

1.形容课堂的诗句

1、《杂诗(一)》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文章》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6、《四季读书歌》民国 熊伯伊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阳分阴须爱惜, 休负春色与时光。

7、《秋怀诗十一首》韩愈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8、《送昌上座归成都》黄庭坚 昭学堂中有道人,龙吟虎啸随风云。 雨花经席冷如铁,一縢日转十二轮。

宝胜蓬蒿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 个是江南五味禅,更往参寻莫担板。

9、《再和答为之》黄庭坚 林君维闽英,数面成瓜葛。 邻居接杖藜,过饭厌疏粝。

读书饱工夫,论事极精核。 奋身君子场,勇若怒未泄。

穷年栖旅巢,由命非由拙。 王良驱八骏,方驾度九折。

学堂疏雨余,石砌长苔发。 10、《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刘禹锡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

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 抃会因佳句,情深取断章。

惬心同笑语,入耳胜笙簧。 忆昔三条路,居邻数仞墙。

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 11、《沁园春》刘克庄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

投老泪,瞻越山紫翠,陵树青苍。 12、《阙题》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3、《石鼓书院》宋 范成大 古磴浮沧渚,新篁锁碧萝。

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 俎豆弥天肃,衣冠盛事多。

地灵钟俊杰,宁但拾懦科。 14、《石鼓动书院怀古》清 刘正心 郁葱青翠护层阴,仙洞危楼半出林。

万户晓烟明夹岸,两江流水抱孤岑。 夏王未剖金泥迹,蜀相坚依玉垒心。

千顷波澜谁作砥,苍茫入望古犹今。 15、《舟夜过石鼓书院》清 李稳 石鼓空清似镜中,亭台涟漪画桥东。

一团山影江边绿,几处灯光树里红。 卖酒船逢前度雨,读书声送隔楼风。

孤篷日夕天涯内,高咏帆樯起夜龙。

2.形容“学堂”的诗句有哪些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杂诗(一)》陶渊明 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汉乐府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颜真卿 年轻的时候觉得不用努力读书,等一头白发老了以后,才后悔当初没有勤奋学习。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扩展资料: 关于离家求学的诗句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年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然乡音没有改,可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斑白了。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即使在路上遇见来自故乡的人,内心虽迫切想知道故乡的情形,却反而犹豫踌躇不敢发问。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

3.形容学校的诗句

1、《秋怀诗十一首》——唐代韩愈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译文:在学校每天都无所事事,所以策马奔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2、《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唐代刘禹锡 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

译文:学堂里的讲课台,还有穿着彩色衣服的学生,佩戴紫罗缝制的香囊。 3、《再和答为之》——宋代黄庭坚 学堂疏雨余,石砌长苔发。

译文:学堂里稀疏的小雨,石阶上长满了如发一样的青苔。 4、《西斋秋感二十首其一》——宋代方回 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

译文:回想我十岁的时候,年幼就进入学堂。 5、《沁园春·六和》——宋代刘克庄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

译文:鲁国的申培公,少年时从师齐人浮丘伯学习,在村里的学堂教书育人足以胜任了。

4.形容学校的古诗句有哪些

1、

《再和答为之》

林君维闽英,数面成瓜葛。

邻居接杖藜,过饭厌疏粝。

读书饱工夫,论事极精核。

奋身君子场,勇若怒未泄。

穷年栖旅巢,由命非由拙。

王良驱八骏,方驾度九折。

学堂疏雨余,石砌长苔发。

——宋·黄庭坚

2、

《宫词》

春营小殿号披香,宣借天孙作学堂。

李白宫词多好句,侧书红壁两三行。

——宋·宋白

3、《秋怀诗十一首》

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陈迹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唐·韩愈

4、

《六言三首》

不识平康坊里,多在村学堂中。

安得金钱买笑,只堪夏楚训蒙。

——宋·刘克庄

5、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

忆昔三条路,居邻数仞墙。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

麟角看成就,龙驹见抑扬。彀中飞一箭,云际落双鶬。

——唐·刘禹锡

5.形容学校的诗句

1、《秋怀诗十一首》——唐代韩愈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译文:在学校每天都无所事事,所以策马奔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2、《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唐代刘禹锡

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

译文:学堂里的讲课台,还有穿着彩色衣服的学生,佩戴紫罗缝制的香囊。

3、《再和答为之》——宋代黄庭坚

学堂疏雨余,石砌长苔发。

译文:学堂里稀疏的小雨,石阶上长满了如发一样的青苔。

4、《西斋秋感二十首其一》——宋代方回

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

译文:回想我十岁的时候,年幼就进入学堂。

5、《沁园春·六和》——宋代刘克庄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

译文:鲁国的申培公,少年时从师齐人浮丘伯学习,在村里的学堂教书育人足以胜任了。

6.关于古人读书的学堂描述的句子

悬梁刺股和囊萤映雪的四个主人公。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