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古长城的诗句

1.关于长城的诗句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13、《阮公体》【唐】徐晶

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长城叹》

--九云

山势巍巍绝鸟踪

曲道蛇盘百兽惊

为阻胡敌分天下

不惜万骨铸苍龙

可怜尸填巨港岸

无奈血满阴山峰

世人登临皆悲叹

至今犹闻鬼哭声

登八达岭

沈用济(清)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度岭见长城

丁澎(清)

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

随阳雁断天疑尽,背日风高夏若寒。

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

伊州一曲先挥泪,况是亲经行路难。

登万里长城

康有为(清)

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

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

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临江仙.登八达岭长城

万立丰

不上长城非好汉,岂辞坡陡梯环?

山河表里灿斑斑。千秋遗胜迹,万国发惊叹。

大隧车穿南北贯,翩跹凤舞龙蟠,建成高速坦途宽。

秋高气爽,四野有奇观。

苏武牧羊图

塞外极目望故乡,

未见长城万里长。

空盼飞鸿传书至,

悲向苍天呼斜阳。

古筝哀奏清秋节,

铁人无泪亦凄惶。

但使此身能报国,

天涯何处不苏杭?

2.描写名胜古迹(长城,西湖,长江,黄河)的古诗

1、描写长城的古诗《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2、描写长江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描写黄河的古诗《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描写黄山的古诗《望黄山诸峰》【唐】释岛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5、描写庐山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6、描写泰山的古诗《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描写西湖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描写长城的古诗词

居庸关二首 (清)顾炎武 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终古戌兵烦下口,先朝陵寝托雄边.车穿褊峡鸣禽里,烽点重岗落雁前.燕代经过多感慨,不关游子思风烟.极目危峦望入荒,浮云夕日遍山黄.全收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北守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九日迎銮北口和寅甫学士韵 (元)王恽 翠华南下拂云霓,驻跸军都汉苑西.龙虎台高惊峻绝,蓬瀛人老许扶携.九天日月瞻光近,万国烽烟入望低.佳节迎銮得清赏,牛山初不羡东齐.长 城 (唐)于濆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 (金)刘迎 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徐趋自循辙,躁进应履轨.行行非吾令,柅亦岂吾使.倦仆困号呼,疲牛苦鞭棰,紞如五更鼓,相庆得戾止,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八 达 岭 (明)徐渭 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戌堡终年雾噀黄。

4.求有关长城的词语,古诗

老龙头古诗老龙头位于明万里长城入海处,有关的诗作主要是描写长城入海处的雄奇瑰丽的景观.其中有许多诗高度概括地描摹集大海、山脉、关城为一体的景色:“云出山含雨,潮来水溉城”(明·葛守社《观海亭》);“城头望海海潮生,白浪乘风撼塞城”(明·蔡可贤《观海亭》);“长城枕山尾掉海,海楼倒挂长城外.地坼天分界混茫,山回城转横烟霭.楼脚插入大海头,巨灵触搏海怒流”(清·陈廷敬《澄海楼观海》);“沧溟之北山重重,长城划断关西东.南趋入海行且止,势如峻坂回奔龙.龙奔欲驻首昂起,云霞万丈摩青空.危楼高压老龙顶,雕梁画栋疑神工”(清·史梦兰《澄海楼》).老龙头诗中还有对秦皇汉武的求仙问道进行批判:“秦帝关存终失鹿,汉皇舟阻未成仙(清乾隆帝《登澄海楼望海作》).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岌岌可危,老龙头逐渐荒凉,八国联军的大炮使澄海楼毁于一旦,海边筑起'六国营盘”.偶有诗人至此,吊古伤怀,发出感叹:“宁海城边衰草秋,残垒夕阳相向愁,国旗拔去张欧帜,吏歌互答声啾啾”(刘文临《哀澄海楼》).山海关古诗作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其内容很丰富,有赞美长城的险要和景观的壮丽的,有反映时代的风云及其他抒怀之作,但最富特色的是描写战争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爱国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长城一线长达16年之久,他曾率兵出关作战,写《出榆关》:“前趋皆大将,列阵尽元戎.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反映了当时军威之壮.万历中期,女真族崛起,东北多战争,黄洪宪《山海关》中写道:“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明末,山海关常有朝庭重臣统兵与后金作战,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的《重登山海关城楼》:“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日,一剑几经过.”清代前期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多反映时代的巨变,民生疾苦,语多沉痛哀怨.思想家顾炎武的五言长诗《山海关》是其中的一首.全诗36句,首先写山海关的险要地理形势,其次写明清战争及山海关的防务,最后写吴三桂迎清兵入关及明亡后山海关环境的悲凉.风格古朴平实,慷慨生哀.陈天植《山海关》:“疆场百战地,烟火几家残”;王模的《榆关》:“荒沙寒白骨,新鬼啸黄泉”、“前年百战地,遗恨至今存”.把山海关作为一个古战场来凭吊,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对战死沙场者遗恨的同情.尤侗的长诗《山关行》真实地反映了清初京郊闹饥荒,清廷招募穷苦百姓经由山海关向辽东移民,百姓扶老携幼,号哭上路的惨状:“山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白头龙钟扶老翁,红颜伶俜携儿童”;“亲戚坟墓天一方,惜别临歧泪如雨.”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八达岭长城古诗八达岭不仅地势巍峨险要,而且风景秀丽奇异.中国北方长城关塞众多,但绝少有像八达岭那样集险与翠于一身的长城关口.很少有一个关口曾经走过那么多的军事家、政治家、旅行家、文学家与商贾行旅、贩夫戍卒、羁官游子以及少数民族.当他们通过八达岭时,有的惊叹天险,有的欣赏美景,有的忧劳国事,有的吊古伤怀,留下了大量诗篇.金朝的刘迎是最早提出“八达岭”一词的人,他在《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一诗中写道:“车马两山间,上下数百里,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复后,进寸退还咫,息心固安分,尚气或被指,徐趋自循辙,躁进应履轨.行行非吾令,柅亦岂吾使.倦仆困号呼,疲牛苦鞭箠,如五更鼓,相庆得戾止,归来幸无恙,喘汗正如洗,何以慰此劳,村醅正浮蚁.”明代徐渭《八达岭》:“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噀黄.”清代诗人沈用济在《登八达岭》诗中写道:“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清末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康有为,三十一岁时单骑出居庸关游八达岭作诗数十章,其中有一首是:“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八达岭不仅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也是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群山苍茫,长城腾飞在高山之颠,宛如巨龙.参考资料节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5.赞美长城的古诗

长城颂

文 / happyworm

题记:

这首诗是我在大一暑假游览长城后有感而发写成的,发表在《北京科大》,用长城来比喻祖国,希望祖国在风雨中变得更加强大!

仿佛巨蟒游弋于起伏的山岭中,

又似蛟龙翻腾在辽阔的海面上,

你,长城,

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瑰宝,

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灵魂。

经历过太多次暴风雨的洗礼,

接收过太多场硝烟战火的考验,

数千载历史长河,弹指一瞬,

不变的,

依然时你昂首挺立的身躯,

凝聚着华夏儿女顽强拼搏的斗志。

从远古起步的瞬间,

注定你将在血雨腥风中

苦苦而不懈地挣扎,

一步一步

你艰难而执着地前进,前进。

青砖缝中,记述着一幕幕曾经震天动地的悲壮;

烽火台上,

写满了勇敢、血泪、善良、智慧……

也许,

有血红色的青砖,

在炮火中化为粉末;

也许,

有矗立于山颠的城墙,

在喊杀声中变为废墟。

但是,透过斑驳的断壁残垣,

我们看到的,

依然是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历史,

依然是一颗辉煌过并将再次辉煌的璀璨明珠。

长城,中国人永远的骄傲,

长城,中国人不便的脊梁。

当红日又一次冉冉升起的时候,

长城,

你将更加雄伟,更加壮大!

长城颂

卞育能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

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

舞起矫健的巨龙

短兵相接的年月

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

和平建设的时代

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

站在古老的烽火台上遥望群峰

山川秀美

江山多娇

不到长城非好汉

如织的游人往最陡最险地段涌来

思绪飞扬在那人背马驮的时代

巨石是如何运上陡峭的山峰

整整齐齐地垒起

无法知道

想象也苍白无力

但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

永永远远定格在硬朗的青山之巅

树起一座民族丰碑

镌刻着永不褪色的字痕

征服一切困难

战胜一切险阻

哦,一个伟大的民族

6.关于长城的古诗

一、沁园春·雪

近代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二、河满子

宋代 苏轼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译文:

听人说平乱前的岷峨两山,山色惨淡,风物凄凉;而今传闻平乱后的长江,江水澄碧,风清月朗。我就觉得秋风送爽,正好圆梦好还乡。幸亏你在西南布防,筑起长城坚如铁壁铜墙。虽说当年的政事堂,参知政事的不过三人,而今西南蛮荒地区,平叛后已是一片和平景象。

切莫辜负花溪好风景,你尽可以游赏寄兴;成都的药市买卖好兴隆,何妨逛逛药市,微服出行。探问一下昔日当垆的卓文君,而今还在吗?有了你的游赏,那里的名胜才不至于虚有其名。我想,唱着王褒所作的赞美新曲,你心中该别有一番喜庆与豪情。

三、出塞二首

唐代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四、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五、从军行七首

唐代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7.描述长城的句子

1、步上坚固的石阶,周围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崇山峻岭、绿树环抱。这长城宛如条长龙在这山中蜿蜒。上千年的历史,这座饱经风霜雨雪的古老建筑仍显刚强坚毅。初踏长城,心中既激动又感慨,激动是因为我将踏上的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而我又感慨这长城是由多少汗水、泪水甚至生命换来的,这是多么大的代价啊。但它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2、长城,人类的巨著,中华之魂!她象一条巨龙,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她是一部气魄恢弘的史诗,两千年的风风雨雨在长城镌刻下宏伟的篇目。八达岭长城是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谊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是通向世界的窗口。

3、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其中横贯我国北方的长城规模更为宏大,东西相距长达一万余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它好像一条长龙,翻阅巍巍的群山,穿过茫茫的草原,跨越法瀚的沙漠,奔入苍茫的大海。由于万里长城气势的雄伟,工程的艰巨,历史的悠久,不仅在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少有,即是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因此,它早已被列为世界的一人奇迹了。

4、长城可真陡啊!有些坡度只有一百三十度,要不是旁边有栏杆,我早就像皮球一样滚下去了,它的陡真可以和黄山的险相媲美;长城可真长啊,在连绵的山中看不到尽头,好不容易走了四个烽火台,算起来才走了全部的万分之一,真可谓是万里长龙啊!

5、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新七大奇迹之一,并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6、当我看到长城时,心中激情澎湃。真正的长城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雄伟壮观,像一条金黄的巨龙伏卧在群山之巅。

8.关于长城的诗句

0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02.

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

03.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紫骝马】(唐·卢照邻)

04.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雨雪曲】(唐·卢照邻)

05.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送人之军】(唐·贺知章)

06.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唐·王昌龄)

07.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唐·王昌龄)

08.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塞下曲】(唐·常建)

09.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

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骢马】(唐·万楚)

10.

送君卮酒不成欢,**辞家事伯鸾。桃叶宜人诚可咏,

柳花如雪若为看。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唐·刘长卿)

9.关于长城的诗句

阅八达岭 倪祖(明) 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

槛前平陇依然古,山外长河犹自流。 汉将青云收汗马,龙沙白骨啸寒丘。

不堪脂血均输尽,谁系单于纳款头。 登八达岭 沈用济(清)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登八达岭 陈春啸 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

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 烽烟早净王戈泪,伟业方兴鼎革工。

莫对关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龙。 度岭见长城 丁澎(清) 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

随阳雁断天疑尽,背日风高夏若寒。 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

伊州一曲先挥泪,况是亲经行路难。 八达岭 徐渭(明) 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 黄。 过八达岭 刘迎(金) 山险路已出,弥望尽荒坡。

风土日已殊,气象微沙柁。 我老倦行役,驱车此经过。

时节春已夏,土寒地无禾。 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

作诗无佳语,已待劳者歌。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清)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是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

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弹琴峡 陈孚(元) 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

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 过八达岭有感 熊伟(明) 过尽重关更上山,上山又过一重关。

从来漫说金城险,到此休说蜀道难。 烽火恰传边警至,鼓笳空奏凯歌还。

谁知点点鱼台血,洒向秋闺作泪斑。 独山夜月 胡焘(清) 独山风景望无边,凉夜徘徊月正圆。

万里风沙清极寒,一轮明月挂中天。 峰高只影摇琼岛,水静双丸浴碧泉。

如此长空真皎洁,何曾障蔽有云烟。 弹琴峡 爱新觉罗。

玄烨 琮铮流水意,仿佛似鸣琴。 曲度泉归壑,声兼峡泛吟。

空山传逸响,终古奏清音。 不御金徽久,泠泠会素心。

诗三首 魏源(清) 一 连峰不断清,断处一关峡。 无复战场悲,但寻响琴峡。

二 登高忽地缩,百里见秋毫。 忽亿前朝路,松林渡夜橐。

三 一登八达岭,回视如窥井。 何意塞门关,更成云外境。

登万里长城 康有为(清) 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 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 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沁园春.八达岭抒怀 陈继春 山鼓宏波,风涨狂澜,雾绕怒涛。 看巨龙昂首,东冲西突,扬腾达,直上重霄。

岁月沧桑,风云变幻,未减英姿半分毫。 吞吐气,染松苍柏翠,青史高标! 兴亡千古凭吊,血与火浇绿漫天苗。

五千年华夏,精魂凝铸,关可破,民志未摇! 寇虏频侵,野心多少,化作南柯梦尽消。 龙远 ,赖人民亿万,涌动春潮! 永遇乐.登八达岭 王永义 雄踞群山,高盘长岭,风景无限。

碧眼欧儿,时装美女,万里寻墙看。 云关难越一夫莫敌,多少游人兴叹。

古黔黎,捐躯千万,乃赢得月宫见。 微湖老叟,崂山骚客,今日爱登城苑。

魏赵刀枪,秦汉弓箭,宛似墙头现。 至今凭吊,古时豪杰,誓卫九州河汉。

又何惧,狂风暴雨,闷雷闪电。 水龙吟.八达岭 朱琪 巨龙腾舞东方,山呼海啸天维绝。

首吞沧海,尾掀大漠,区横中国。 跌宕关山,逶迤万里,风云今昔。

阅千秋封火,秦矛汉戟,徭夫泪,征人血。 南看京华形胜,几兴衰,干戈玉帛。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