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园林 的诗句一、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枫 桥--[唐]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三、宿枫桥--- [宋]陆 游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四、过枫桥留别城西诸友--[明]谢晋 烦君远饯意偏饶,念我离群怎寂寥。 祖帐西催诗欲就,邮亭风劲酒频浇。 舟移射渎黄昏近,路转江村碧树遥。 记取今宵分手处,乌啼时节过枫桥。 五、枫桥歌送吴秀才之金陵--[明] 谢晋 君不见枫桥水,奔流直泻太湖来。 环绕阖闾城西地,其问风土何佳哉。 层楼叠榭侵云起,望处人家半临水。 水边歌舞不胜春,桥下帆樯停似蚁。 复有大道接金陵,送客每来桥上行。 山寺钟鸣知夜半,渔村月落见灯明。 今朝却饯吴公子,解我金貂酤绿醑。 帆挂长洲苑外烟,衣沾虎阜山头雨。 暮烟秋雨益凄其,别绪离情无限期。 昔时应是今时景,今人还须昔人诗。 见说长干花似绮,君归更英思乡里。 拓展资料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2.形容园林意境的诗句《辋川别业》 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701-761)在辋川山谷(兰田县西南10余公里处)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今已湮没. 从山口进,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残存古城,坳背山冈叫“华子岗”,山势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树,因而有“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和“落日松风起”句.背冈面谷,隐处可居,建有辋口庄,于是有“新家孟城口”和“结庐古城下”句. 越过山冈,到了“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的背岭面湖的胜处,有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大概是山野茅庐.馆后崇岭高起,岭上多大竹,题名“斤竹岭”.这里“一径通山路”,沿溪而筑,有“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句,状其景色. 仿辋川别业 缘溪通往另一区,题名“木兰柴”(木兰花),这里景致幽深,有诗说“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溪流之源的山冈,跟斤竹岭对峙,叫“茱萸片”,大概因山冈多“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的山茱萸而题名.翻过茱萸片,为一谷地,有“仄径荫宫槐”句,题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常建 题目:《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3.形容园林的诗句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4.描写园林的诗句“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5.关于园林的古诗词赞美园林的诗句 1、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2、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3、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4、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5、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6、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7、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8、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9、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10、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11、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12、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13、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4、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15、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16、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17、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6.描写庭院园林的古诗句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外无重幕。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蝶恋花》,这首是词。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北宋诗人晏殊的《浣溪沙》,也是词。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是诗。 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客至》,这首是诗。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五代时著名皇帝词人即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这首是词。 1.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2.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 3.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 4.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 5.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7.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或俗语1、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出自:元·谭惟则《狮子林即景》。 译文:人人都说我居住在城市里,我自己感觉在万山中,说明苏州狮子林假山多、奇、秀。 2、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出自: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译文:是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形容苏州拙政园环境好,幽静。 3、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这句话是造园专家陈从周提出的。 从全国范围看,苏州古典园林在风格上独树一帜,为文人写意式园林的杰出典型,今保存者为数最多也最完整。 意思是说苏州园林是最美的,比江南园林都要上一档次。 因为私家园林以江南一带最为美丽,它们的特点是小巧玲珑,清雅俊秀,而苏州园林正属于江南一带。 4、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出自:宋·苏舜钦《沧浪亭》。 译文:一条小径环抱着山林,安然闲静处于城市之间。 这是描写苏州沧浪亭的。 5、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出自: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译文: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苏州是名副其实的水城,城内河网交错,多水港、小桥,因此显得“闲地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