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牛的勤劳的诗句或俗语宋孔平仲 【禾熟】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宋 陆游 【饮牛歌】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唐 李白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 宋李纲【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吟牛 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 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 饮牛歌 陆游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看梅尧臣的诗: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 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诗的前四句写了牛耕作时环境的恶劣:崎岖坎坷的山谷,异常炎热的天气,耕作时劳动的繁重艰辛“破领”。后四句写了牛的生活情况,耕作时吃不饱,寒冷是吃枯草。 诗人一方面赞颂了耕牛的吃苦耐劳精神,另一方面对耕牛的饥寒交迫困境倾注了莫大同情。他通篇比兴,以耕牛的四时辛勤耕耘而不得温饱来比喻广大农民终日劳作而缺少衣食,寄托了诗人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王安石的诗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这首五言绝句,不仅写出了牛耕作的勤劳,还赞扬耕牛虽然对众生贡献很多,而自己却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读这首诗,很自然的联想到王安石的身影,或许他是借赞颂耕牛来表白自己的心曲的。 在古代,由于马的特殊作用---作战,使得马价甚高。即使马在耕作上有很多优点,农民也是不敢奢望。 而价格稍低的牛,自然就成了农民的首选对象。因此,在古代牛耕一直占主要地位。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任劳任怨 老黄牛 比喻勤勤恳恳 在中国文化中,牛是吃苦的符号、高尚的象征、任劳任怨的代名词。牛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为世人所喜爱与赞赏。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歌颂牛的诗篇,许多仁人志士和贤达伟人也每每以牛自喻。有不少咏牛的名篇佳句,特别是描写农村风光的诗篇,牛成了不可缺少的点缀。 牛 唐·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牛赋 唐·柳宗元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觞,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已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已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牧牛歌 唐·陆归蒙 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岛立。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病牛 南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小重山·喻牛子 元·王哲 堪叹犊儿不唤牛。性如湍水急,碧波流。 只知甘乳做膏油。长随母,摆尾囗摇头。 渐渐骋无休。奔驰山谷路,入溪沟。 未从缰绊恣因由。贪香草。 怎晓虎狼忧。 北原牧唱 明·李东阳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 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 山苍茫,水清浅。 登雨花台 清·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 老黄牛 现代诗人·臧克家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现代写牛的诗文就更多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已家喻户晓。 郭沫若的《水牛歌》中写道:“花有国花,人有国手,你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 正因为牛具有勤劳、淳朴的美德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人们才赞美牛喜欢牛。 真可谓:牛年话牛意不尽。 【标题】:牛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体裁】:五律 【内容】:--------------------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标题】:小重山 喻牛子 【年代】:元 【作者】:王哲 【体裁】:词 【内容】:-------------------- 堪叹犊儿不唤牛。 性如湍水急,碧波流。只知甘乳做膏油。 长随母,摆尾囗摇头。渐渐骋无休。 奔驰山谷路,入溪沟。未从缰绊恣因由。 贪香草。怎晓虎狼忧。 【标题】:五歌·放牛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内容】:--------------------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 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入。 2.关于牛的诗句和格言敕勒歌 无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七夕 杜牧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浪淘沙 刘禹锡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马嵬 李商隐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农家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村晚 雷震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七夕 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望海潮 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杂诗 龚自珍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自嘲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标题】:牛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体载】:五律 【内容】:--------------------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标题】:长思仙 【年代】:元 【作者】:谭处端 【体载】:词 【内容】:-------------------- 外奔驰。 痛鞭持。习性调和路不迷。 清溪香草肥。芒儿归。 牛儿随。明月高空照古堤。 人牛不见时。 【标题】:春野作五首 【年代】:唐 【作者】:贯休 【体载】:六古 【内容】:-------------------- 闲步浅青平绿,流水征车自逐。 谁家挟弹少年,拟打红衣啄木。 山花雨打尽,满地如烂锦。 远寻鹧鸪雏,拾得一团蕈。 大牛苦耕田,乳犊望似泣。 万事皆天意,绿草头蕺蕺。 斜阳射破冢,髑髅半出地。 不知谁氏子,独自作意气。 牛儿小,牛女少,抛牛沙上斗百草。 鉏陇老人又太老, 薄烟漠漠覆桑枣,戴嵩醉后取次扫。 【标题】:村行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载】:五古 【内容】:--------------------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标题】:奉留楚金长老 【年代】:北宋 【作者】:黄庭坚 【内容】:-------------------- 长安甚闹不须惊,好与牛儿著鼻绳。 方便把他悲愿满,斩新然佛大明灯。 【标题】:挂金索 以上鸣鹤馀音卷之六 【年代】:元 【作者】:马钰 【体载】:词 【内容】:-------------------- 五更里,天晓架上金鸡叫。 有个忙儿,拍手呵呵笑。放饱牛儿,快活睡 一觉。 行满功成,自有丹书诏。 【标题】:六舅以诗来觅铜犀用长句持送舅氏学古之余复 【年代】:北宋 【作者】:黄庭坚 【内容】:-------------------- 海牛压纸写银钩,阿雅守之索自收。 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 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 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 不著鼻绳袖两手,古犀牛儿好看取。 【标题】:满庭芳 【年代】:宋 【作者】:则禅师 【体载】:词 【内容】:-------------------- 咄这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为贪原上,嫩草绿离离。 只管寻芳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高提。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 直待心调步稳,青松下、孤笛横吹。当归去,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标题】:牧牛儿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衣穿江风冷,笠败山雨急。 长陂望若远,隘巷忽相及。 儿归牛入栏,烟火茆檐湿。 【标题】:沁园春 牧 【年代】:元 【作者】:王* 【体载】:词 【内容】:-------------------- 赤脚蓬头,蓑衣*箬笠,随处安然。 守无角牛儿,不离左右。同行同住,同坐同眠。 常在家山,匀调水草,拗性之时着一鞭。牧回处,看辽天鼻孔,软索低牵。 闲来渴饮灵泉。把短笛横吹下岭前。 喜牛儿安静,清风凉彻,放开心地,万事由天。彼此相忘,形神俱妙,花满前村水满川。 真消息,有世人问我,起手擎拳。 【标题】:阮郎归 【年代】:元 【作者】:谭处端 【体载】:词 【内容】:-------------------- 闲闲云水任东西。 灵空一片随。昏昏默默往来飞。 前程事已知。真大道,出尘机。 般般种种离。重阳许我白牛儿。 而今便是谁。 【标题】:失调名 【年代】:宋 【作者】:无名氏 【体载】:词 【内容】:-------------------- 捏个牛儿体态。 按年令,旋拖五彩。鼓乐相迎,红裙捧拥,表一个、胜春节届。 【标题】:探春慢 【年代】:宋 【作者】:赵以夫 【体载】:词 【内容】:-------------------- 南国收寒,东郊放暖,条风初回台榭。小燕横钗,闹蛾低鬓,根底吴娃妖冶。 纤手传生菜,向人道、新春来也。莫须沈醉樽前,这些风景无价。 长记年年此日,迎著个牛儿,彩鞭羞打。颭颭金幡,星星华发,得似家山闲暇。 都把心期事,待问讯、柳边花下。箫鼓声中,温存小楼深夜。 【标题】:望蓬莱 醴泉觅钱 【年代】:元 【作者】:王哲 【体载】:词 【内容】:-------------------- 醴泉好,偏爱养贫儿。为破殚虚华□业,余从捉住傻猿儿。 无女又无儿。街两面,愿助小钱儿。 同共买成金麦饭,三时喂饱铁牛儿。耕种老婴 【标题】:心月照云溪 牧牛喻 【年代】:元 【作者】:王丹桂 【体载】:词 【内容】:-------------------- 牛儿性劣,奔竞无时辍。 短棒与长绳,每驱驰、牢擒痛决。朝来暮往,久。 3.描写黄山怪石犀牛望月等的语句犀牛望月:景点位于玉屏景区至莲花峰间,在原八百级莲花岭旁,蒲团松上方,有一奇石,酷似犀牛,仰头向天,形似望月。 虽然犀牛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可它也有温顺的时候。那只屹立在山顶上的石犀牛既不在乱蹦乱跳,也不在大声吼叫,而是头仰望着天空,半蹲着,就想在做美梦。 他的神情十分专注,凝神地望着又圆又皎洁的圆月,痴了一般,仿佛见到了广寒宫里的嫦娥姐姐和玉兔。我想这该是“犀牛望月”了吧!犀牛望月: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谓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于角。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吕东莱畜犀带一围,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 后因形容长久盼望 远远望去,只见一只犀牛站在山头望着西天,形似犀牛望着夔门秋月,故得名“犀牛望月”,“犀牛”山色铁青,在蓝天的衬托下,如同一幅剪影悬挂在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