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鸟叫声婉转悠扬的诗句有那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和答的鸣声。雎(jū)鸠(jiū):水鸟,喜捕食鱼类,雌雄的情意专一。 洲:水中陆地。这是《诗经》第一篇作品的起句。 写雎鸠和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已:止。 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 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 嘤嘤:鸟和鸣之声。幽:深。 迁:升。乔:高。 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 “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 鸧鹒:黄莺。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 关关嘤嘤:鸟的鸣声。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 依:栖、攀。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 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托:依托、栖宿。 庐:茅庐、住所。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 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 劳利:觅食的噪声。觜:即“嘴”。 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 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 啭:鸟的啼鸣声。任:听任。 天姿:天资。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 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阴阴:幽暗的样子。 啭:啼唱。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 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 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 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 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属动物的旧称。青黑色,多鸣叫。 秋骨:鹘至秋而善击。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 及:给。蝼蚁:蝼蛄、蚂蚁。 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 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 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描写“笛声”的诗句有哪些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李清照《孤雁儿》 2.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萧纲《蜀道难》 3.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潘阆《酒泉子》 4.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纳兰性德《菊花新》 5.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 ——吴泳《上西平》 6.彩枕恨茫茫。笛声依夜长。 ——韩元吉《菩萨蛮》 7.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刘长卿《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 8.角声吹。 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 明朝成雪飞。——刘克庄《长相思》 9.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萧德藻《古梅》 10.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冯延巳《采桑子》。 3.描写音乐的著名古诗《听颖师弹琴》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译文: 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 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 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 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李凭箜篌引》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听蜀僧浚弹琴》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 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 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在这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 锦官城每日弦乐管乐杂纷纷,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能得几回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