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金山的诗句登镇江金山 潮平水阔两岸齐,雄风雾列远山迷。 登临金山添豪气,江天尽揽入画题。访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留玉阁 文 / 曲槐 好个八风吹不动, 禅师一纸寺中来。 秃头无坐锋芒露, 留玉阁前步步回。题润州金山寺 (唐)张 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说明] 张祜,字承吉,唐代诗人,一生未做过官,人称张处士。 他初离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稹所贬抑,逐至淮南。 最后隐居曲阿(今江苏丹阳),卒于宣宗大中年间。杜牧曾赠诗说:“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这首五律描写了独立江心的金山寺的景貌,僧徒归山和游览借宿的生活,清新洒脱,流畅自然。特别是五、六两句明白如话而又十分工切。 题金山寺 (唐)孙 鲂 山载江心寺,鱼龙是四邻。楼台悬倒影,钟磬隔嚣尘。 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题咏处,流响更无人? [说明] 孙鲂,字伯鱼,唐南昌人。 《题金山寺》有意识地与张祜同题之作比一高低。前六句描写了金山寺的雄伟景象,末两句显示了作者的自负。 送识上人游金山登送陀岩 (宋)范仲淹 空半簇楼台,红尘安在哉?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烟景诸邻断,天光四望开。 疑师得仙去,白日望蓬莱。 [说明]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名臣,文学家。这首诗气派阔大,尤其是“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两句,气势雄浑。 上人为和尚的尊称。识是僧名中的一个字。 金山晚眺 (宋)秦 观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说明] 秦观(1049—1100),北宋文学家,江苏高邮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同为苏门四学士。 这首诗四句四景,合成一幅金山晚眺的优美图景,十分清丽。 瓜洲夜泊 (清)郑 燮 苇花如雪隔楼台,咫尺金山雾不开。 惨淡秋灯渔舍远,朦胧夜话客船偎。风吹隐隐荒鸡唱,江动汹汹北斗回。 吴楚咽喉横铁瓮,数声清角五更哀。 [说明] 郑燮(1693—1765),清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 曾居住镇江金、焦二山读书作画。此诗写的是夜泊瓜洲情景。 诗情画意,历历如在目前。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去?归雁洛阳边。 [说明] 王湾,唐洛阳人,先天进士,官洛阳尉。 作者客游在外,经过北固山下时作此诗,通过写景抒发了新春思乡之情,此诗在当时很有名。 采桑子--润洲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宋)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说明] 这首词是作者写多景楼宴会遇友的情景。 写得情景交融,挥洒自如。上阕连用四个“多”字,语如贯珠;下阕听琵琶助兴,有人面桃花之趣。 北固(清)张玉书 古桧祠堂久寂寥,净名遗筑倚山椒。槛前碑版留三国,树杪江声咽六朝。 草复大堤春试马,雨余多景暮归樵。可怜万井炊烟里,鹅鹳军声响丽谯。 [说明] 张玉书(1642—1711),江苏丹徒人,其故宅在今镇江市南门大街张家巷内。顺治进士。 康熙时为相二十多年,世称京江相国。诗中写北固山的荒凉景象,遗迹模糊,寒潮呜咽,万户炊烟,五夜更声都足以引人遐思。 题鹤林寺壁 (唐)李 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说明] 李涉,字清溪,洛阳人。唐宪宗时,曾贬官峡州司仓参军,文宗太和中,任太学博士,后因故流放康州。 这首诗写作者为官不得志,终日如醉如梦,忽觉春光已尽,勉强登山游览,可惜花事阑珊,无春可寻。偶然经过竹院,与山僧闲谈,感到在纷扰社会中,暂得半日清闲,心情也很娱悦。 梦溪 (清)戴守梧 溪水潺潺入郑湖,花如覆锦满平芜。梦中山水萦情处,沈括风流绝世无。 [说明] 戴守梧,字桐荪,清同治时人,丹徒县廪生。资敏学博,年少即成《禹贡注》。 二十多岁即去世,有《陈箧集》。此诗是其《京口竹枝词》中的一首。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写得情景并佳,恰到好处。 2.关于日照的古诗,求几首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海曲书情 唐·骆宾王 薄游倦千里,劳生负百年。 未能槎上汉,讵肯剑游燕? 白雪照春海,青天横曙天。 江涛让双璧,渭水掷三钱。 坐惜风光晚,长歌蚀瑰然。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 唐·骆宾王 长啸三春晚,端居百虑盈。 未安蝴蝶梦,遽切鲁禽情。 别岛连环海,离魂断戌城。 流星疑伴使,徂月似依营。 怀禄宁期达,牵时非徇名。 艰虞行已远,昧迹自相惊。 宿凤凰山店 明·杨继盛 羡君堪作王家瑞,愧我徒为食禄臣。 不是未酬忧国恨,愿披蓑笠结东邻。 海神庙 明·张成教 天风倏?海云起,海底苍龙怒欲死; 吹云直向九霄还,仍抱珊瑚宿海底。 我欲骑龙海上飞,沃焦沙暖碧桃肥; 安生手指扶桑叶,问我蓬莱归不归。 蓬莱之巅高万丈,琼宇瑶池俱在上; 石痕犹带始皇鞭,枣花空为齐侯放; 蜃气秋生白玉楼,骊珠夜冷黄金帐。 我醉即当泛月槎,归来海上问桑麻; 但见桑麻青如莽,不见神仙更来往。 宿巨峰朝阳洞 明·蓝田 石洞丹梯上,掀髯一笑留。 山高碍新月,潮长失孤舟; 樵笛穿林入,渔灯隔岛浮。 客怀浑不寐,直拟访蓬丘。 朝元观 明·杜一岸 小憩朝元阁,凭虚俯翠?。 鹤来琴有伴,客至石为屏。 云破看山出,林空听蠖鸣。 振衣清思爽,更欲访方平。 东山望海 明·胡承烈 万峰高处任凭栏,大海东流纵目宽。 碧石如屏山有壁,远帆入画水无澜。 呼童早至白云起,别客归来落日看。 一醉不知行乐处,梦中应忆此时欢。 花岩寺 明·焦? 一上花岩寺,回瞻紫气遥。 幽深临绝壑,突兀碍层霄。 槎小星堪摘,窗虚月代邀。 无人参妙义,幡影对风飘。 朝元观 明·厉汝厅 夙有眈山癖,寻芳入化城。 鹤亲人解意,僧倚杖相迎。 水荇侵衣湿,岩花照眼明。 暗尘飞不到,小坐听流莺。 登河山 明·李文星 一上高峰破大荒,岚光秋色并苍苍。 壁悬仿佛开屏嶂,地厂依稀见海洋。 泉泻山腰凝石乳,天横洞口漏斜阳。 漫将斗酒豁吟思,云外飞鸿任渺茫。 石臼所观海 明·叶先登 沧溟极望接天遥,万里长风送晓潮。 幻气曾闻蜃作市,痴心谁见石为桥。 波臣宾?何年盛,海国鲸鲵此日骄。 慷慨兴怀破浪者,防秋赳赳正鸣镳。 登幽固山 明·厉芳 ?萃插天空,何缘一径通? 立身青嶂外,得句碧云中。 隔树闻樵唱,依岩避雨蒙。 皋桥今在眼,谁与问梁鸿? 笔峰春晓 明·赵应元 金乌才上晓山明,暖气浮春万象清。 映日好花含宿露,出林幽鸟唤新晴。 牧童登陇骑牛去,樵子穿云拾翠行。 叠嶂矗霄真似画,天成景色即蓬瀛。 观海 清·秦玑 观海情无极,鲲鹏莫漫猜。 乾坤浮不去,日月催浪来。 徐福寻仙杳,张骞泛斗面。 瀛洲指顾是,一叶问蓬莱。 登奎山 清·丁泰 沙浦山无数,来斯刮目看。 一拳称砥柱,千古障狂澜。 人与星共聚,海随天自宽。 登临莫长啸,足底有龙蟠。 游磴山 清·丁泰 鸟道崎岖策小筇,薛萝深处觅仙踪。 层峦隐现山藏寺,远树迷离雨到峰。 野鸟常惊黄叶落,樵蹊时破白云封。 翠微如隔人间世,灵异探来处处逢。 日照观海同吕翰公明府 清·施闰章 万里苍波照客颜,危亭天畔更跻攀。 鱼龙欲见空中阁,风雨忽移何处山。 绝顶浮云来掌上,扶桑倒影接人间。 凭陵愁思翻无际,渔父孤帆独去闲。 游磴山 清·丁时 买山夙有道林痴,争奈斯山价不赀。 泉自竹间流出韵,月从松外照来迟。 闲云护榻僧高卧,小径穿林客欲迷。 囊底无钱堪一笑,爱山何计使山知。 登阿掖山 清·宋琬 未雨山如醉,既雨山如醒。 遥遥水云间,苍翠无时定。 我携筇竹杖,扪萝践危磴。 平穿鸥鹭鲜,幽造鹿麋径。 高峰矗层霄,突兀有余劲。 鸣鼓云色摇,吹箫谷声应。 僧房山鸟栖,松际孤烟凝。 薄暮投石床,阑干醉复凭。 石臼所观海 清·丁士一 古驿连示海,城荒沙路明。 舟移云影动,寺锁夜涛平。 碣断苔封满,潮回石坐横。 渔人多乐事,补网佐春耕。 石臼所观海 清·方正 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 鲛室冰绡留楚客,鲤堂银甲拨蛮筝。 悬灯洋货舟中市,插汉虹梁郭外城。 坐拥貔貅当地险,备倭分设水师营。 游丝山 清·丁恺曾 小阁青苍碧,晚山风雨来。 深林不见日,急爆似闻雷。 红?应时果,绿浮得意杯。 问他能济物,短杖折蒿莱。 白云寺 清·蔡坪 山径疑无路,忽闻钟磬音。 人行青嶂小,寺入白云深。 松老支离叟,泉鸣太古琴。 相看空谷意,顿释利名心。 归田吟 清·丁守存 昔住石梁头,今移涛雒口。 归家理钓丝,因名石涛叟。 薄宦四十年,世路坎坷久。 老去赋遂初,寻我渔樵友。 有屋数十间,有田数百亩。 大儿宰花封,小儿倚阿母。 秋登白玉粳,冬酿黄花酒。 春夏海潮生,鱼鲜处处有。 大嚼招亲朋,开怀醉一斗。 园摘故侯瓜,门种先生柳。 兴到便成吟,何须评好丑。 当代诗选 《日照今古》创刊纪念 (1984.6)崔介 日照群山漫紫烟,祖国大地尽奇观。 林间卫士逞绝技,海际长堤聚远帆。 冬菜喜逢尧舜日,梁鸿衔恨汉唐天。 长车飞驶来天际,吕母惊呼遍地仙。 谒日照烈士陵园 (1985)刘乾昌 松柏昂扬唱大风,肃堂危塔艳阳中。 英灵升吐炎黄气,丰冢难忘倭寇凶。 碧血流芳光海曲,蒋兵肆虐击雕容。 黄花烂熳开秋晚,飒飒霜枫胜火红。 咏日照 王庆新 曙光先照。 3.关于金山的诗歌题金山寺 (唐)孙 鲂 山载江心寺,鱼龙是四邻。楼台悬倒影,钟磬隔嚣尘。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题咏处,流响更无人? 送识上人游金山登送陀岩 (宋)范仲淹 空半簇楼台,红尘安在哉?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烟景诸邻断,天光四望开。疑师得仙去,白日望蓬莱。 金山晚眺 (宋)秦 观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登镇江金山 潮平水阔两岸齐,雄风雾列远山迷。 登临金山添豪气,江天尽揽入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