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描写儿童游玩的诗名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赞美儿童的著名诗歌1 [花蕾] 公园里万紫千红 花儿朵朵 开得真美 每一朵温柔的笑靥里 都有孩子们的影子 2 [翅膀] 那小小的 长了翅膀的心 恨不得 飞到太空去 因为 晚上天空的星星 眨眼诱人 想摘满满的 一花篮 送给老师和小朋友 3 [激动的眼睛] 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 六月告别春风的季节 一颗颗晶莹剔透 纯洁无比的心翼翼的绽开 翠绿色的幕幔缓缓开启 舞台上粉黛浓妆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细诉着 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 天空湛蓝如水 是谁 用润湿的红手帕 捂住自己激动的眼睛 4 [七律 儿童节的公园 百花开放笑声甜, 拂面浓馥六月天。 对对白鸭游碧水, 双双木桨荡画船。 嫦娥羡慕儿童节, 织女思凡懒做仙。 敢问瑶台谁是主? 新蕾初绽正童年。 5[儿童]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明天心比天还要高, 今天我们是涓涓小溪, 明天将变成大河, 汹涌咆哮 今天我们是出巢的小鹰, 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今天我们是含苞的小花, 明天将姹紫嫣红, 分外妖娆。 我们就是我们, 红领巾在胸前燃烧。 请看明天 我们将举起山, 挑起河, 捧起现代化的祖国, 飞向金色的目标…… 6[献给六一儿童节的诗 ] 花蕾是你的年华 包在丛丛的绿叶之中 娇之之娇 象是睡梦中的微笑 春天是你的节日 歌声装满了你的书包 随便拿出一首挂在嘴上 又蹦又跳 繁华是你的等待 当你能驾驭这个世界的时候 五彩斑烂的梦想 都会随你的创造而实现 啊,你是人类最早的节日 也是人类最永久的期盼 你是人类最早的启蒙 更是人类最大的希望 7、歌曲[ 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还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谁抢了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 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 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 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 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 画不出天边那一道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象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 盼望着明天 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3.描写儿童的古诗名句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溪居即事 唐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与小女》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4.杨万里关于儿童的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 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 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宿新市徐公店《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舟过安仁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注释:收篙停棹:篙和棹都是划船的工具怪生:怪不得 (“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 “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使:使用,利用译文:两个儿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简析: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赏析: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 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 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 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作者介绍一: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 作者介绍二: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 有《诚斋集》。 5.描写学校的诗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观书有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真宗《劝学文》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王安石《劝学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翁森《四时读书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您对这个答案满意,请一定设为“好评”,不胜感激~~)。 6.关于儿童的古诗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稚子离家数载,归来顽童不在。 邻家有木昔种下,一朝绿荫蔽万家。昨夜雨,今日花,笑看阴晴变化。 莫怪东风不知途,物是人非,心无归路————————————《村居》 -高鼎草张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夜书所见》 -叶绍翁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稚子弄冰》-杨万里稚子金盘脱晓水,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寄东鲁二稚子李白 吴地桑叶绿, 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 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 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 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 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 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 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 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 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 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 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 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 因之汶阳川。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重要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阅读了多少,了解了多少,而是如何运用工具,让我们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这里查询类作业,在考我们的阅读水平的同时,也起到了培养我们检索能力的作用。 关于检索,百度、谷歌、搜搜等等搜索引擎都可以给我们提供方便。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查不到我们想要查的东西呢?这跟关键词有关,用正确的关键词才能更快更便捷的查询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 当然,查询有些时候也是需要有一定知识为基础的。可以在这里就不加赘述了,你可以到这些搜索引擎上查查看。 或许你已经在用了不是吗?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