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诗人心情的诗句

1.关于描写心情的古代诗句

高兴: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愤怒: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岳飞的《满江红》

哀伤

陆游沈园内壁题词《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无奈: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苦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表达情绪的诗词

1.陶渊明的《饮酒》中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回乡偶书》中

通过一个小小生活细节寄寓作者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表达出自己恋恋不忘故乡之情的诗句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淮上与友人别》

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陌上桑》中

侧面衬托罗敷貌美得的诗句是: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俏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8.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9.杜牧《江南春》中写景的句子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0.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1. 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体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心情的诗句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做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还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4.《登岳阳楼》中描写诗人凄惨处境的句子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还患有慢性肺病.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解释 1.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2.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坼:裂开.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3.坼:分开,裂开.此指洞庭湖分开吴楚两地,极言湖之开阔. 4.乾坤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 5.乾坤:此指日月. 6.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右耳已聋. 7.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晚年是在小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8.戎马:战争.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9.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10.戎马关山北: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 译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现在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眼福.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宋代刘辰翁说,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今江苏、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吴国.“坼”,分裂.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还患有慢性肺病.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交流.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戎马”,兵马,这里借指战争.大历三年(768)秋,吐蕃侵扰灵武,京师戒严;朝廷又命郭子仪率兵五万至奉天,以备吐蕃.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简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是触景感怀之作.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并在如此境遇下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此诗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 登岳阳楼译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现在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编辑本段]诗歌赏析 【赏析一】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