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
杨柳楼前白鼻騧,金鞍被了唤名娃。 重帘深处无风雨,肯信春寒瘦杏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轻灵之笔,描绘了春日闺楼观景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杨柳楼前白鼻騧”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杨柳楼前,一位白鼻騧(音八,指白色的马)的少年骑着骏马,引人注目。这里的“白鼻騧”形象鲜活,宛如一幅画图,让读者仿佛可以看见那英俊的少年和白马在杨柳楼下悠闲游荡的情景。
“金鞍被了唤名娃”一句,则描绘出少年被名娃唤起,马鞍也被名娃唤得更加醒目。这里使用了典故,意指名娃唤起少年,仿佛唤醒了马鞍上的金鞍,形象生动,令人忍俊不禁。
“重帘深处无风雨”一句,描绘出闺楼内的景象,层层帘幕深处的闺房里平静无风雨。这里的“重帘深处”给人一种深闺幽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世界中。
“肯信春寒瘦杏花”一句,诗人通过描绘杏花在春寒中依然开放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杏花在春寒中依然盛开,虽略显瘦弱,但却毫不畏惧寒冷,展示了杏花的坚韧与顽强。这里的“肯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杏花的赞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
创作背景
《暮春即事》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作者高明在春天观察到周围的景物,由于兴致突然涌现,从而写下了这首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可以参考诗歌的内容以及高明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来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相关诗词
-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