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念奴娇 寄萧善云》

绛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寻常三五。
神女梦,寒生嫉妒,特地行云行雨。
天上婵娟,人间阴晦,怅望成凄楚。
金尊翠袖,澹然相对无语。
遥想天柱峰头,通宵宴赏,此地今何处。
争似银桥侵汉表,直入琼楼玉宇。
桂树婆娑,羽衣凌乱,偷得霓裳谱。
素娥应笑,醉来狂兴如许。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诗。作者对中秋明月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首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咏物与拟人手法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中秋明月非同寻常的韵致。 首三句是作者对天上明月的赞美。一泓秋水,映着明月,已极秀丽,而中秋的明月更不同寻常。“三五”明月之圆,最能引人遐思。此处的“三五”不是指十五,而是指秋天的八月十五,是全年最圆之月。接着以“神女”句将中秋月与嫦娥联系起来,既将明月形象人格化,又反衬了中秋明月的晶莹无瑕。 “特地行云行雨”是两个带有神话色彩的典故。一是相传后羿(射日英雄)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逢蒙听说后前去偷袭,嫦娥无法抵御,吃了不死药,飞到了月宫;另一是传说是汉朝董仲舒在月宫建立了一个三层的广寒宫,宫中有一个玉兔和一群桂树,嫦娥被罚永居月宫折桂。作者在这里用“神女”和“特地”修饰“行云行雨”,是赞美中秋明月象一位害羞的少女,若即若离,又隐又现;又象一位被罚的仙女,孤居月宫,折桂忘归。“天上婵娟”是写天上明月,“人间阴晦”是写人间(主要是)游子思妇的孤苦凄楚。至此,作者已将中秋明月的韵致写到了极致。 接下来词人将笔锋一转,将笔触转向人间。“金尊翠袖”四句,写的是:在明月的清辉中,游子思妇相对无言,只有独守金尊,借酒浇愁而已。这四句中,“金尊”、“翠袖”均是借代,代指富贵人家的豪华生活和富贵人家的女儿;“澹然”二字则写出了富贵人家闲逸安泰、富足恬静的生活环境。但是也唯有这样,才能有“特地”、“神女”、“寒生”、“嫉妒”和“阴晦”的心理和情态。“争似”三句是一个典故。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范文正公(仲素)镇姑苏日,吴越进一异兽,云能领妓之歌舞即生物所好者。公曰:‘畜之何为?’曰:‘未教以礼义。’,公即以屈大夫(如皋)之妹嫁之。自是歌舞益工。”本词借用其意,赞中秋明月之美和大地春色之美。最后三句写嫦娥听曲意醉舞,“素娥”即嫦娥,“笑”写出了嫦娥的得意忘形之态,“狂兴如许”将词人狂放不羁、爱月喜酒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的意境是极其开阔的。从咏中秋明月到思妇、游子情思,再到歌舞宴赏、月宫琼楼,最后到嫦娥奔月、醉后狂兴,词人笔下所表现的内容似脱实奇、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全词巧妙地把咏物与拟人、事与理相结合、思妇情思与自我抒发相交融的手法最为突出。由此足见此词的艺术特色。总之此词从立意到构思,从意境到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在宋词中并不多见。该词应是词人仕宦期间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而兴发的。本词可视为贺新郎词的一种发展和创新。
创作背景
《念奴娇 寄萧善云》是元代文学家吴景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和友人萧善云之间的深厚友谊及相思之情有关。词人通过描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诗词关键字: 桂树 行云 羽衣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 2
    [元]
    华阳范监居幽眇,不到元窗未易逢。
    山气半为湖外雨,松声遥答岭头钟。
    常闻神女骑龙过,亦有仙人控鹤从。
    安用乘流三万里,小天元在积金峰。
  • 3
    [宋]
    雁荡天台去,閒寻倚杖藤。
    路边应得句,禅坐似无能。
    顶笠偏愁雪,山猿不畏僧。
    傥逢清塞伴,休原入传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