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青山图为桐上人题》
            
            
            
竹屋蒲团万壑东,萧然一幻坐来空。 十年尘虑都亡尽,留得青山入梦来。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竹屋,一个蒲团,一片万壑千山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清净与淡泊。诗人坐于其中,尘虑尽消,留得青山在,梦境中的清静世界让人留连忘返。
首句“竹屋蒲团万壑东”,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竹屋和蒲团,以及屋所面对的万壑千山的景象。万壑指的是广袤的山谷,东则表明了屋的位置和朝向。“竹屋蒲团”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以竹屋为居,以蒲团为坐,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清净与淡泊。
“萧然一幻坐来空”,萧然一词,形容环境清静,无拘无束。一幻则表现出诗人对世界的一种超脱和领悟,坐来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和空灵。
“十年尘虑都亡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和沉淀,心中的尘虑都已经消散无踪,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清净和明澈。
“留得青山入梦来”,青山象征着自然和清静,留得青山在,则表示诗人内心的清净和执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将自然和清静带入梦境,体现出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屋、蒲团、万壑千山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清净与淡泊,以及将自然和清静带入梦境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 
             
创作背景
  
 《梦里青山图为桐上人题》是清朝诗人冷士嵋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冷士嵋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有关。冷士嵋可能通过这幅画作,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可能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一种心境宁静、超脱世俗的境界。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