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梡稀难识,沙门种则生。 叶殊经写字,子为佛称名。 滤水浇新长,燃灯暖更荣。 亭亭无别意,只是劝修行。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佛教的修行和教义,同时也描绘了寺庙中的日常生活和植物生长的景象。 首联“本梡稀难识,沙门种则生”,描绘了寺庙中的一种常见植物——梡树,这种树在寺庙中生长得很好,但是一般人很难识别。这似乎暗示了佛教的普及和影响力,即使在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情况下,佛教仍然能够在寺庙中生根发芽。 颔联“叶殊经写字,子为佛称名”,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的日常生活。僧人们会在树叶上写字,孩子们会为佛像称名,这似乎是在表达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式。 颈联“滤水浇新长,燃灯暖更荣”,描绘了寺庙中的另一种日常生活——浇水和燃灯。僧人们用滤过的水来浇灌新长的植物,燃灯则可以让寺庙更加温暖和光明。这似乎是在表达佛教的慈悲和智慧,能够让人们感到温暖和光明。 尾联“亭亭无别意,只是劝修行”,表达了佛教修行的重要性。虽然寺庙中的一切都看起来很平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它们都是为了劝人修行而存在的。这似乎是在告诉人们,修行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只要有心,就可以通过修行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佛教的修行和教义,同时也描绘了寺庙中的日常生活和植物生长的景象。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修行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