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伤亭户》

清晨渡东关,薄暮曹娥宿。
草床未成眠,忽起西邻哭。
敲门问野老,谓是盐亭族。
大儿去采薪,投身归虎腹。
小儿出起土,冲恶入鬼录。
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
不为公所干,惟务私所欲。
田园供给足,鹾数屡不足。
前夜总催骂,昨日场胥辱。
今朝分运来,鞭笞更残毒。
灶下无尺草,瓮中无粒粟。
旦夕不可度,久世亦何福?
夜永声语冷,幽咽向古木。
天明风启门,僵尸挂荒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惨的生活画面,反映了沉重的社会压迫和民生疾苦。诗人以清晨离宿、薄暮投宿的行程为线索,通过叙述一个悲惨的家庭故事,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官吏暴虐的愤怒和控诉。 诗歌开篇“清晨渡东关,薄暮曹娥宿”形容了诗人一天的行程,同时烘托出一种紧迫、匆忙的氛围。接下来,“草床未成眠,忽起西邻哭”,通过诗人的所闻,引出西邻的悲哭,为全诗奠定了悲怆的基调。 诗人借野老之口,揭示了这家人的悲惨遭遇:大儿采薪被虎所食,小儿起土冲恶鬼录。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危险。接着,诗人通过“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等语句,揭示了当时社会官吏的暴虐和百姓的苦难。 “灶下无尺草,瓮中无粒粟”等句,形象地描绘了这家人的贫困境况,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夜永声语冷,幽咽向古木。天明风门,僵尸挂荒屋”等句,通过渲染环境气氛,进一步强化了这家人的悲惨遭遇。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对社会不公和官吏暴虐进行了深刻的控诉和批判。同时,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同情也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诗词关键字: 残毒 野老 幽咽
相关诗词
  • 1
    [元]
    清晨度东关,薄暮曹娥宿。
    草床未成眠,忽起西邻哭。
    敲门问野老,谓是盐亭族。
    大儿去采薪,投身归虎腹。
    小儿出起土,冲恶入鬼箓。
    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
    不为公所干,惟务私所欲。
    田关供给尽,鹾数屡不足。
    前夜总催骂,昨日场胥督。
    今朝分运来,鞭笞更残毒。
    灶下无尺草,瓮中无粒粟。
    旦夕不可度,久世亦何福。
    夜永声语冷,幽咽向古木。
    天明风启门,僵尸挂荒屋。
  • 2
    [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3
    [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