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关山月》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
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
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
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写高挂在天空中的秋月,以及塞外的荒凉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诗人通过“高高秋月明”这一句,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月亮高悬在天空中的景象。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的基调,为后面的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接下来,“北照辽阳城”一句,诗人通过辽阳城的意象,暗示了戍边将士所在的地理位置。这个地理位置是远离故乡的,更增加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塞迥光初满”和“风多晕更生”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塞外的荒凉景象。由于塞外的地理环境特殊,风多、气候恶劣,所以出现了“晕更生”的景象。这种景象进一步加深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这两句诗,通过将士和战马的意象,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和恐惧心理。将士们渴望回到家乡,思念亲人;而战马因为听到鼙的声音而惊恐,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接下来的“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塞外的荒凉景象和敌军的状况。朔风呼啸,边草凋零,胡沙暗淡了敌军的营帐,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最后,“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这两句诗,表达了将士们对于早日结束战争、回归故乡的渴望。他们希望早日回到朝廷,不再听到战场的厮杀声和刁斗声。这种渴望归乡的心情,正是思乡之情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战争的残酷。诗人通过秋月、荒凉景象、将士和战马的意象,以及期盼早日结束战争的愿望,生动地展现了将士们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创作背景
鲍君徽的《关山月》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国家强大、文化繁荣,但也伴随着频繁的边疆战争和民族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矛盾的关注和思考。 《关山月》是一首描写边疆战争和思乡之情的诗歌,鲍君徽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征人思乡的情感,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和牺牲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和平、家园和亲人的向往和思念。 综上所述,鲍君徽的《关山月》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对边疆战争和民族矛盾的关注和思考。
诗词关键字: 乡思 人望 朔风
相关诗词
  • 1
    [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2
    [南北朝]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 3
    [唐]
    塞坦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