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七夕集晓榭》

逃暑偏宜竹,观云更有台。
双星天上会,二妙日南来。
露逼枫林老,凉催菊蕊开。
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回。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夏季避暑时所作,全诗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清幽、宁静和恬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逃暑偏宜竹,观云更有台”,作者描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一片竹林,一个观云台。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常被用来象征清雅、高洁的品格。而“逃暑”则是指避暑,暑热难耐,竹林中的凉爽让人感到舒适。因此,“偏宜竹”不仅指竹林带给人的清凉,也暗示了作者此时正在竹林中避暑。再看“观云”,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透过“云台”看云,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颔联“双星天上会,二妙日南来”,诗人借用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典故,将天上的两颗星星比作南来的两位妙人儿。此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露逼枫林老,凉催菊蕊开”,诗人通过描绘枫叶被露水打湿变老、菊花在凉意中开放等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尾联“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回”,诗人以自己的白头表示自己已经看透人生,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幽、宁静和恬淡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豁达和淡然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创作背景
《七夕集晓榭》是清代诗人宗元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七夕之夜,与友人集会在晓榭,共同观赏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节日背景: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乞巧节”,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个节日与爱情和浪漫有关,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2. 场景背景:诗人宗元豫在七夕之夜,与友人集会在晓榭,观赏星空,感叹时光流逝,借景抒怀。 3. 社会背景: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诗人可能借七夕之夜,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憧憬美好未来的情感。 综上所述,《七夕集晓榭》的创作背景包括节日背景、场景背景和社会背景,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爱情、友情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关键字: 枫林 鹊桥 白头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2
    [清]
    风髻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 3
    [唐]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宗元豫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