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王国博赴江南提刑》

江南按察去如何,诏敕虽然密赐多。
不断仙舟来往处,狎鸥载鹤听渔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江南按察使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美丽的风景,以及按察使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句“江南按察去如何”,诗人直接发问,表达了对江南按察使的关注和期待。这里的“按察”指的是官职名称,诗人以此表达对这位官员的尊重和敬意。而“如何”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期待和关注,希望他能做出一番事业,为江南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诏敕虽然密赐多”,诗人接着描述了这位官员所受到的待遇和荣誉。这里的“诏敕”指的是皇帝的命令和赐予,诗人用“密赐多”来形容这种待遇的珍贵和独特。这一句表达了皇帝对这位官员的高度信任和重视,同时也暗示了这位官员的品德和能力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不断仙舟来往处”,诗人描绘了江南美丽的风景和繁华的景象。这里的“不断仙舟”指的是频繁来往的船只,诗人用“不断”来形容船只的繁忙景象。同时,这一句也暗含了江南地区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特点。 “狎鸥载鹤听渔歌”,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感慨和赞美之词。诗人通过描述“狎鸥”、“载鹤”、“听渔歌”等景象,表现了这位官员与民同乐、亲近自然的美好品质和精神风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赞赏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美丽的风景、描述按察使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以及表达对这位官员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地区的美好祝愿和对社会进步的关注和期待。
创作背景
《送王国博赴江南提刑》是宋朝诗人魏野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因此,朝廷派遣提刑官前往江南,以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公正。 2. 人际背景:魏野与王国博是好友,当王国博被任命为江南提刑时,魏野为他送行,并写下了这首诗。 综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魏野与王国博的友情。通过这首诗,魏野表达了对好友赴任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江南地区社会状况的关切。
诗词关键字: 渔歌 来往 不断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