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禅床》
空山危石平如掌,云岭苔封自昔时。 不识山僧曾坐处,几回弹舌雨龙归。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空山危石、云岭苔封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幽寂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和敬畏之情。
“空山危石平如掌,云岭苔封自昔时。”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座空山,危石平如掌案,静静地矗立在天地之间。云岭,即云雾缭绕的山岭,苔封则表明岁月已久,这些自然景观都给人一种古老、神秘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幽寂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和敬畏之情。
“不识山僧曾坐处,几回弹舌雨龙归。”这两句诗则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神秘事物的探索和好奇。诗人通过想象山中的山僧曾经坐过的地方,并不知道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只是多次尝试用弹舌的方式唤醒沉睡的龙,希望能看到龙归来的情景。这种想象和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神秘事物的探索和好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空山危石、云岭苔封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静谧、幽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神秘事物的探索和好奇。同时,诗歌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敬畏之情,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涤和升华。
|
创作背景
胡梅所的《石禅床》是一首描绘山寺景色的诗,创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某个山寺游览时,被山寺的幽静美丽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诗歌通过描绘山寺周围的石头、云雾、山岭和苔藓等自然元素,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歌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山寺僧人的敬仰和对佛教文化的赞美。
相关诗词
-
问讯秦川白发僧,风神清出玉壶冰。
舌翻霹雳谈千偈,心括虚空悟一乘。
插竹宰神朝礼座,笑花弟子日传灯。
玄功已勒浮图石,振策南游拟共登。
-
窗前凿破十尺土,海底潜通百斛泉。
柳絮化萍飞不到,眼前赢得片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