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
红蓼黄花取次秋,篱芭处处碧牵牛。 风烟入眼俱成趣,只恨田家岁薄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红蓼黄花取次秋,篱笆处处碧牵牛。风烟入眼俱成趣,只恨田家岁薄收》描绘了一幅秋季田园风光图。
首句“红蓼黄花取次秋,篱笆处处碧牵牛。”描绘了蓼花在秋天盛开,篱笆上爬满了牵牛花,这两种植物象征着秋天的到来。用“取次秋”形容蓼花和牵牛花的出现是随着秋天的到来自然而然,毫无违和感的。而“处处碧牵牛”则描绘了篱笆上牵牛花遍地盛开的景象,体现了田园的生机勃勃。
“风烟入眼俱成趣”一句,诗人用“风烟入眼”来形容田园风光的美妙,将风烟赋予人的情感,使其生动形象。而“俱成趣”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和欣赏。
最后一句“只恨田家岁薄收”,诗人以一种遗憾的口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农事收成不丰的遗憾。这句诗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现实生活的艰辛形成对比,更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季田园风光的具体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
创作背景
**《牵牛花》是宋朝诗人徐橘隐所作**。徐橘隐生活在南宋末期,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着外敌的入侵和内部的纷争。同时,这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各种思想和文化交流碰撞,诗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因此,徐橘隐的《牵牛花》可能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通过描绘牵牛花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感受和思考。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竹引牵牛花满街。
疏篱茅舍月光筛。
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
休懊恼,且开怀。
平生赢得笑颜开。
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
离离牵牛花,萦蔓绕业棘。
秋风一披拂,苒苒弄寒色。
物芳时辄改,百岁几食息。
长忧髀肉生,悲歌涕沾臆。
-
青青柔蔓绕修墙,刷翠成花著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