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 |
作品赏析
|
今译:陕西宜川县的七郎山与八郎山上瑞雪飘飘,立即撑起毡帐学那边塞人过游牧的生活。衣裳全变黑了,可是冬天还没有过去,石油烟比洛阳车马扬起的烟尘还容易熏黑行人的衣裳呢。
|
创作背景
**《延州》是宋朝诗人沈括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具体来说,沈括因为在京城做官时受到奸佞的诬陷,被贬出京城,来到延州(今延安)这个边塞之地。那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这与他在京城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个背景下,沈括看到了延州人民的生活状态,感受到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遭受的不白之冤,因此产生了这首诗的创作灵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银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
为报延州来听乐,须知天下欲升平。
-
郡城南去有华亭,花木成林竹绕停照影凤凰临月镜,传声鹦鹉隔云屏。
分栽柳入《陶潜传》,点校茶归陆羽《经》。
我亦延州老孙子,对江相望乐清宁。
-
泰伯玄风远,延州德让行。
阖棺追大节,树羽册鸿名。
地户迎天仗,皇阶失帝兄。
还闻汉明主,遗剑泣东平。
朝天驰马绝,册帝宫祖。
恍惚陵庙新,萧条池馆古。
万化一朝空,哀乐此路同。
西园有明月,修竹韵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