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因览仰山小释迦语成唱道二首》

一念全超旷劫初,玉人端坐白牛车。
往来历尽傍参妙,回首途中物物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心境旷达的修行者形象,展现出一种宁静、内省的精神境界。首句“一念全超旷劫初”表达了修行者通过一念之间的领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境界。“玉人端坐白牛车”则描绘出修行者端坐在白牛车上,象征着心灵纯净无瑕,超脱于世俗纷扰之外。颔联“往来历尽傍参妙”描述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领悟到了妙理,达到了超脱的境界。尾句“回首途中物物渠”则表达了修行者在回首过往的路程时,对世间万物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修行者的形象和内心情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追求,给人以迪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牛车 端坐 历尽
相关诗词
  • 1
    [清]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
    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
    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
    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
    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
    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
    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 2
    [唐]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
    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
    萧寺百馀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
    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
    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
    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
    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
    阿若憍陈如,迦叶迦旃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并普贤。
    身披六铢衣,亿劫为大仙。
    宝塔宝
  • 3
    [宋]
    释迦不出世,四十九年说。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