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颐寺》
闻法师来杖锡东,于菟蹭蹬奋雷风。 当时地裂泉随动,一酌清甘万虑空。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对闻法师的崇敬之情的诗。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对闻法师进行了极高的评价。
首先,“于菟蹭蹬奋雷风”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这里的“于菟”可能是一种寓言式的比喻,象征闻法师的敏捷和威猛,如同猛虎在雷风中跃动。这不仅表现了闻法师的威猛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闻法师的敬仰之情。
“当时地裂泉随动”一句,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闻法师到来时,如同大地为之震动,泉水为之动荡。这是对闻法师极高的礼赞,表现出他对闻法师的极度尊敬。
“一酌清甘万虑空”一句,诗人描述了闻法师的到来带给人的影响。这里的“一酌清甘”可能象征着闻法师的智慧和教诲如同清泉一样甘甜,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万虑空”则象征闻法师的教诲能使人消除所有的烦恼和忧虑,达到心灵的宁静和清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闻法师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闻法师的极度尊敬和感激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充满了对闻法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闻法师的威猛、智慧和影响力。
|
创作背景
程九万创作《石颐寺》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因此,无法直接确定其创作背景。但是,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来推断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程九万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山水自然、人生感慨等主题。因此,《石颐寺》很可能是在他游览石颐寺时,被寺庙的环境和景色所感,而产生的诗歌创作。同时,诗歌中也可能蕴含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推测,具体创作背景需要参考更多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背景来加以确定。
相关诗词
-
何人支枕古邯郸,孤卧僧房四面山。
故遣白云遮谷口,不教幽梦落人间。
-
碧瓦朱甍紫岭东,昂云松桂响寒风。
灵泉清映银床在,无复当年大小空。
-
自洗苔肤一尺寒,乌菟那复此蹒跚。
不妨为我照毛发,正可与人鉴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