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的皪光明色照人,枝头已有十分春。 我惊唤作菩提树,为是如来幻化身。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首句“的皪光明色照人,枝头已有十分春”中,“的皪”形容鲜明夺目,“光明色”用来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如火红的桃花,粉嫩的樱花,都能用这样的色彩来形容。这两句表达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我惊唤作菩提树,为是如来幻化身”则借用了佛教中关于菩提树的象征意义,诗人将自己的惊喜和赞叹比作惊呼为菩提树,认为这是如来的幻化身,意指自己对春天的发现就像是对真理的领悟,是对生命之美的颂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生机勃勃、美丽绚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其语言清新,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美的咏春诗篇。
|
创作背景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文人唐仲友有关。他写了这组诗来和陈天予的韵。陈天予可能也是一位文人或诗人,与唐仲友有诗词交往。这些诗主要是描绘和赞美蜡梅的,展示了蜡梅在各种环境和情境下的美丽和风韵。唐仲友通过诗词的表达,对蜡梅的形态、色彩和香气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蜡梅的独特魅力。这些诗既表现了唐仲友对蜡梅的喜爱,也展示了他的诗词才华和对自然的观察力。同时,通过和陈天予的韵,也体现了两人之间的友谊和诗词交流。
相关诗词
-
袂剪黄罗亦可人,君诗剩觅小园春。
最怜丈室铜瓶里,独对维摩似病身。
-
为爱凌晨细细开,谁人伴我独徘徊。
朝阳满树无尘滓,寒雀惊窥欲下来。
-
黄姑侍女两三人,散作名家不嫁春。
仙桂飘零篱菊尽,香容付与雪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