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横天际为闲客,时遇季秋重阳节。 阴云一布遍长空,膏泽连绵滋万物。 因雨泥滑门不出,忽闻邻舍语丹术。 试问邻公可相传,一言许肯更无难。 数篇奇怪文入手,一夜挑灯读不了。 晓来日早才看毕,不觉自醉如恍惚。 恍惚之中见有物,状如日轮明突屼。 自言便是丹砂精,宜向鼎中烹凡质。 凡质本来不化真,化真须得真中物。 不用铅,不用汞,还丹须向炉中种。 玄中之玄号真铅,及至用铅还不用。 或名龙,或名虎,或号婴儿并姹女。 丹砂一粒名千般,一中有一为丹母。 火莫燃,水莫冻,修之炼 |
| 这首诗是关于炼丹术的,作者通过描绘阴云、泥滑、谈话等日常场景,引出了对丹术的探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如“丹砂精”、“真铅”、“婴儿”、“姹女”等,表达了炼丹的过程和原理。 诗中描绘了炼丹需要“不用铅,不用汞”,而需要“玄中之玄号真铅”的物质。这种物质或称为“龙”,或称为“虎”,或称为“婴儿”和“姹女”。这些描述表明炼丹需要一种特殊的、难以捉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将丹砂转化为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物质。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炼丹的过程需要“火莫燃,水莫冻”,这表明炼丹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暗示了炼丹的艰难和复杂性。 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隐喻,展示了炼丹术的神秘和魅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炼丹术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神秘色彩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隐喻,展示了炼丹术的魅力和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