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

承平久不念苞萧,拥护神京仗度辽。
反复台端猫溷鼠,养成夷孽胫如腰。
天街岂畏旄头逼,阁道奚堪卷舌骄。
卅载沉沉仙仗隔,何年前席坐通宵。
¤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痛、无奈的情感,是对国家的沉沦、政治的混乱和民族矛盾的痛苦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承平久不念苞萧”这句诗中,“承平”表示长久和平、安宁的社会状态,而“苞萧”则指动荡、混乱的状态。诗人用“不念”表达了对这种状态的担忧和不满,暗示着社会的沉沦和政治的混乱。 “拥护神京仗度辽”一句中,“神京”指的是首都,即北京。“拥护”一词表达了对首都的保护和拥戴,但同时也暗示着首都的脆弱和无力。“仗度辽”则表达了对保卫首都的决心和勇气,但同时也暗示着外部势力的威胁和内部的不稳定。 “反复台端猫溷鼠,养成夷孽胫如腰”这两句诗中,“反复台端猫溷鼠”表达了对政治混乱、反复无常的描述,暗示着政治势力的争夺和内部的不稳定。“养成夷孽胫如腰”则是对民族矛盾的痛苦感受,表达了对民族冲突和侵略的无奈和痛苦。 “天街岂畏旄头逼,阁道奚堪卷舌骄”这两句诗中,“天街”指首都的大街,“旄头”则指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精兵。“卷舌骄”则表达了对国家软弱的无奈和自嘲。这两句诗表达了首都市民对外部威胁的恐惧和无奈,同时也暗示着国家的无力和软弱。 最后,“卅载沉沉仙仗隔,何年前席坐通宵”这两句诗中,“卅载”表示三十年,“仙仗”指皇帝的仪仗,“通宵”则表示长夜漫漫,暗示着国家已经沉沦了三十年,皇帝的仪仗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严。诗人用“何年前席坐通宵”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渴望和期待,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沉沦、政治混乱、民族矛盾的痛苦感受,以及对国家复兴的渴望和期待。诗人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自嘲。
创作背景
《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明朝中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和民族危机频发。诗人何允泓通过这组诗,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在诗中,何允泓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浒墅夜泊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诗歌的形式,对受之先生的遭遇表示同情和关怀,展现出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和受之浒墅夜泊感事次韵四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社会、政治、人文等多方面因素,是何允泓对时代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表达。
诗词关键字: 拥护 通宵 养成
相关诗词
  • 1
    [唐]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2
    [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3
    [当代]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