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晚秋江上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
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象为题材,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直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心情。万里迢迢的秋天,作为客人的诗人独自面对落日余晖,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寂寥的氛围。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山间的烟雾、归巢的鸟儿、风雨中的神庙,都为诗人增加了更多的孤独感。 “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两句描绘了更具体的景象:远离人烟的地方蟋蟀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长空中的大雁留下的影子也显得特别稀少。这里诗人通过细节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寂寥和孤独感。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身在寒秋之中,听着砧杵之声(即洗衣物的声音),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正在为寒衣而忙碌,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思乡和关怀之情。诗人运用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情感和景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诗词关键字: 砧杵 山鸟 寒衣
相关诗词
  • 1
    [清]
    消息谁传到拒霜?
    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
    黄花开也近重阳。
  • 2
    [清]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 3
    [唐]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乱丛萦弱蕙,坠叶洒枯莲。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