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走马使》

新样花文配蜀罗,同心双带蹙金蛾。
惯将喉舌传军好,马迹铃声遍两河。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描绘一种特殊的服饰——配以蜀地罗纱的花样图案,以及佩戴者的精致妆容。这种服饰显然是当时的一种新样式,而诗人对它的描绘充满了赞美之情。 首句“新样花文配蜀罗”,诗人用“新样”来形容这种新的服饰样式,说明它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款式。而“花文”则是指图案花纹,“蜀罗”则是指来自蜀地的轻软丝织品。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华美而独特的服饰。 “同心双带蹙金蛾”,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服饰的细节。“同心双带”可能指的是两个装饰性的带子,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同心结的形状。“蹙金蛾”则是指金线制成的蹙金绣纹,通常用于描绘女性的妆容或服饰。这句诗描绘出一种精致而华美的形象,使人联想到一位穿着这种服饰的女性,她的妆容和服饰都充满了华丽和精致。 “惯将喉舌传军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服饰的实用性赞扬。“喉舌”在这里指的是传令的使者,而“传军好”则是指这种服饰能够很好地传达军中的信息。这表明这种服饰不仅美观,而且实用,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 最后一句“马迹铃声遍两河”,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来描绘这种服饰的影响力。“马迹铃声”暗示了这种服饰在军队中的普及程度,而“遍两河”则表明它在整个军队中都有影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服饰的广泛影响力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一种新样式服饰的赞美,它华美、实用、广泛影响,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时尚的关注和欣赏。
诗词关键字: 喉舌 同心 铃声
相关诗词
  • 1
    [元]
    天喉舌,尚书老布衣。
    向璇穹、尝扶日出,卷珠箔、闲看云飞。
    成全
  • 2
    [宋]
    名蓝压城闉,嶻岌耸雙桧。
    得地不孤立,陵风自相对。
    根盘乖龙狞,叶剪苍壁碎。
    交柯纽顽铜,叠影森翠盖。
    劲无丝萝托,直与松柏配。
    争高丈夫气,耻学儿女态。
    雪霜正柔落,草木任颠沛。
    同心岁寒间,正色烟霞外。
    斧斤未翦拂,志节已高迈。
    出群才可惊,有作器必大。
    考室须栋隆,济川俟舟载。
  • 3
    [宋]
    日暮坐柴门,怀抱方烦纡。
    铃声从西来,忽得濠州书。
    开缄读未半,喜极涕泗俱。
    父子老惜别,经况患难余。
    羁旅易生疾,霜露行载涂。
    思归虽甚苦,且复忍须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