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谢传宣州安道郎中送宣城笔》

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
今日犹迟传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
老里苦吟翻作拙,捻须枉断两三茎。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作者是宋朝诗人郭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骑着驴的官吏敲响了诗人居住的柴门,带着厚重的俸禄,询问诗人的生死。这不仅揭示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打扰的不满和无奈。 接下来的四句“今日犹迟传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是对前两句情境的具体描绘,描述了诗人今天还在迟疑是否要去接受传岩的雨,仿佛前身就是东晋的谢宣城一样。这里借用了谢宣城这一历史人物的身份和事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前程的深深思考。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准备写作的状态,解开包裹,拿出霜盈把的毛笔,尝试在山泉旁取水,月光下的墨池。这表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老里苦吟翻作拙,捻须枉断两三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老苦吟,反而变得笨拙的无奈和感慨。诗人捻须苦思,竟然捻断了数根胡须,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艰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词关键字: 前身
相关诗词
  • 1
    [宋]
    戛云秋翼健磨天,九万修程孰可肩。
    五马幸归乡国路,百城初认钓鱼船。
    余霞绮阁方池上,宿霭人家叠嶂前。
    多感圣君垂异宠,力思报效向衰年。
  • 2
    [宋]
    分符惭寡术,荣抃出京畿。
    况值新伙节,重经旧钓矶。
    江村初雨歇,水国淡烟微。
    一路风光好,还同衣锦归。
  • 3
    [宋]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