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里苦吟翻作拙,捻须枉断两三茎。
意思:老里辛苦吟翻作笨拙,捻须枉断两三根。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谢传宣州安道郎中送宣城笔》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作者是宋朝诗人郭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骑着驴的官吏敲响了诗人居住的柴门,带着厚重的俸禄,询问诗人的生死。这不仅揭示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打扰的不满和无奈。
接下来的四句“今日犹迟传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是对前两句情境的具体描绘,描述了诗人今天还在迟疑是否要去接受传岩的雨,仿佛前身就是东晋的谢宣城一样。这里借用了谢宣城这一历史人物的身份和事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前程的深深思考。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准备写作的状态,解开包裹,拿出霜盈把的毛笔,尝试在山泉旁取水,月光下的墨池。这表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老里苦吟翻作拙,捻须枉断两三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老苦吟,反而变得笨拙的无奈和感慨。诗人捻须苦思,竟然捻断了数根胡须,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艰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