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道中即事三绝》
笋舆取道自吴干,东作村村喜一般。 已拜劝农田畯赐,旧租何似放令宽。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在乡村走访的感受,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首句“笋舆取道自吴干”,描绘了作者乘坐竹轿从吴干出发,前往乡村走访的情景。笋,竹子的一种,这里借指竹子,与“舆”搭配,增添了一种自然、清新的气息。取道,说明了行进的方向和目的。整句表达了诗人前往乡村的行进过程,展现了乡村的田园风光。
“东作村村喜一般”这句描述了乡村的生活气息,全村农民都因为春耕的来临而欢喜。这是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已拜劝农田畯赐”和“旧租何似放令宽”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关切之情。劝农田畯赐,指的是农民向田畯(农官)拜谢,请求减免租税。这是对农民生活艰难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后面的句子则是反问,旧租虽重,但比起无租可交,还是轻了很多。诗人呼吁减轻租税,让农民有更多的生活空间。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疾苦的关切,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乡村的宁静、和谐以及农民的勤劳和朴实。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篇。
|
创作背景
《延陵道中即事三绝》是宋朝诗人朱南杰创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延陵道上的所见所感。延陵道是古代吴国的一条重要道路,这也表明这组诗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分析创作背景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历史背景**:了解宋朝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朱南杰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但对于延陵这样的地方,可能存在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2. **地域背景**:延陵道是吴国的故地,朱南杰在行走于这条古道时,可能深受地域文化的熏陶,见到了许多与吴国历史和文化相关的景象。
3. **作者的经历**:朱南杰本人的经历和情感也会对诗歌的创作产生影响。可能在延陵道上,他遇到了一些特别的事物或情景,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深入研究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析,以上只是一些大致的推测。如果有更多的文献资料,可以进一步了解这组诗的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
溟溟雨露集,熙熙岁始更。
灵蠢各有化,人理独无生。
念我泉下子,一绝如朝荣。
生男以待终,胡为遘夭茕。
天夺良以速,安贵颜仁名。
清尘布虚室,寒晦凝轩屏。
宿草旅庭荐,哀鸟为悲鸣。
怅恍鲤趋日,礼训犹用情。
流目无存形,涕泪交沾缨。
恫忧何能已,叹息每遗声。
堂闱旷綦迹,诗书空复盈。
奚但肠九回,心膂成颓崩。
愧乏延陵达,无乃伤吾明。
-
草木正花时,交亲触雨辞。
一官之任远,尽室出城迟。
乳滴茅君洞,鸦鸣季子祠。
想知佐理暇,日有咏怀诗。
-
小立青帘卖酒家,味虽薄薄胜空茶。
今年春满疏篱外,数轻红出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