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
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老境可怜归未得,羁怀长是病相兼。
猛思一醉酬风月,笑撚菖花揭酒帘。
作品赏析
这首诗《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述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联想到自己的白发和皱纹,表达出对衰老的无奈和感慨。 首联“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直接点明时间——端午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和变化。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但诗人却在这个节日里看到了自己的白发和皱纹,这种对比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颔联“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救人”指的是端午节人们采艾草的风俗,艾草有驱邪避瘟的作用,但诗人却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成了“六日蟾”,即六日之中都感到衰老的痛苦。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深深忧虑。 颈联“老境可怜归未得,羁怀长是病相兼”,描述了诗人的老年生活。尽管他渴望归乡,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同时身在异乡,怀乡之情与日俱增,疾病缠身,表达出诗人对衰老和孤独的深深无奈。 尾联“猛思一醉酬风月,笑撚菖花揭酒帘”,诗人试图用醉酒来面对这种衰老和孤独,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诗人通过捻起菖蒲花揭开酒帘来寻求片刻的安慰,但这种安慰是如此的微弱和短暂。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这个特定的节日,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孤独的深深感慨。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诗篇。
诗词关键字: 老境 六日 救人
相关诗词
  • 1
    [明]
    平生豪气慕西州,莫怪眉攒万国愁。
    商皓不知秦正朔,荆人曾纪鲁春秋。
    新丰酒美春三月,剑阁诗多岁一周。
    中夜闻鸡真起舞,齐桓事业在营丘。
  • 2
    [明]
    共是多情惜岁华,故应美酒送生涯。
    金齑细斫秋风鲙,玉髓新烹谷雨茶。
    每爱芙蓉依北渚,还思蝴蝶过西家。
    江南三月莺啼遍,不信樱桃未著花。
    ¤
  • 3
    [宋]
    小槽真珠太森严,兵厨玉友专甘醇。
    两家风味欠商略,偏刚偏柔俱可怜。
    使君袖有转物手,鸬鹚杓中平等分。
    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并作一家春。
    季良不用笑伯高,张竦何必讥陈遵。
    时中便是尼父圣,孤竹柳下成一人。
    平虽有智难独任,勃也未可嫌少文。
    黄龙丙魏要兼用,姚宋相济成开元。
    试将此酒反观我,胸中问学当日新。
    更将此酒达观国,宇宙皆可归经纶。
    书生触处便饶舌,以一贯万如斲轮。
    使君闻此却绝倒,罚以太白眠金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