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猛思一醉酬风月,笑撚菖花揭酒帘。

猛思一醉酬风月,笑撚菖花揭酒帘。

意思:猛想一醉酬风月,菖蒲花揭帘子笑捻酒。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述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联想到自己的白发和皱纹,表达出对衰老的无奈和感慨。 首联“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直接点明时间——端午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和变化。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但诗人却在这个节日里看到了自己的白发和皱纹,这种对比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颔联“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救人”指的是端午节人们采艾草的风俗,艾草有驱邪避瘟的作用,但诗人却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成了“六日蟾”,即六日之中都感到衰老的痛苦。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深深忧虑。 颈联“老境可怜归未得,羁怀长是病相兼”,描述了诗人的老年生活。尽管他渴望归乡,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同时身在异乡,怀乡之情与日俱增,疾病缠身,表达出诗人对衰老和孤独的深深无奈。 尾联“猛思一醉酬风月,笑撚菖花揭酒帘”,诗人试图用醉酒来面对这种衰老和孤独,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诗人通过捻起菖蒲花揭开酒帘来寻求片刻的安慰,但这种安慰是如此的微弱和短暂。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这个特定的节日,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孤独的深深感慨。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
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老境可怜归未得,羁怀长是病相兼。
猛思一醉酬风月,笑撚菖花揭酒帘。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风月

    读音:fēng yuè

    繁体字:風月

    英语:wind and moon-scene

    意思:(风月,风月)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

  • 酒帘

    读音:jiǔ lián

    繁体字:酒簾

    英语:wineshop sign in the form of a streamer

    意思:酒店所用的幌子。以布缀竿,悬于门首,作招徕酒客之用。
      ▶南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