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客有见过者既去喟然有作》

鬓毛俱白尽,事不补秋毫。
去死今无几,归耕何足高。
已知陶止酒,徒劝屈餔糟。
惟有沧溟去,扬帆观雪涛。
作品赏析
这首诗《鬓毛俱白尽,事不补秋毫。去死今无几,归耕何足高。已知陶止酒,徒劝屈餔糟。唯有沧溟去,扬帆观雪涛。》是由一位年老者的心境和感慨所创作的。 首联“鬓毛俱白尽,事不补秋毫”,诗人以自己的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感叹自己已经无法挽回过去的岁月。这一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哀愁和无奈。 颔联“去死今无几,归耕何足高”,诗人表达了对死亡的淡然态度,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必过分忧虑。然而,这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已知陶止酒,徒劝屈餔糟”,诗人已经决定不再饮酒,不再沉溺于酒的世界中。这表现出诗人对酒的清醒认识,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然而,这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孤独。 尾联“唯有沧溟去,扬帆观雪涛”,诗人表达了对大海的向往,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扬帆出海,去看那雪白的海涛。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年老者的心境和感慨。他感叹时间流逝、生死无常,但同时也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期待。他不再沉溺于酒的世界,而是积极面对生活,向往大海和雪涛。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关键字: 鬓毛 观雪 秋毫
相关诗词
  • 1
    [唐]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 2
    [宋]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
    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
    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
    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
    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
    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
    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 3
    [元]
    南北短长亭。
    行路无情客有情。
    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
    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
    夜夜看书夜夜明。
    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
    时作西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