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荩卿溪上居》
晚岁家溪上,萧然林下风。 栖云山向夕,写月水承空。 岸折长桥落,城临小市通。 看君忘出处,将老一丘中。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晚年隐居山林,过着清静简朴的生活。
首联“晚岁家溪上,萧然林下风”,作者晚年隐居在溪边,过着简单清净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超然物欲的境界。颔联“栖云山向夕,写月水承空”,描绘了傍晚时分山中云雾缭绕、水面映照月光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颈联“岸折长桥落,城临小市通”,描绘了山脚下河流岸边曲折的景象和城市中热闹的市场,表现出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尾联“看君忘出处,将老一丘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欣赏和羡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出世的追求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这首诗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
创作背景
《题陈荩卿溪上居》是明朝诗人柳应芳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从诗题《题陈荩卿溪上居》可以看出,这是柳应芳为朋友陈荩卿的溪上居所作。陈荩卿的居住环境,具体地说是他的溪上居所,成为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柳应芳在游览或拜访陈荩卿的溪上居时,被其美景或者陈荩卿的生活态度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其次,柳应芳在明朝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柳应芳在创作此诗时,可能也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自然的敬畏,或者对友情的珍视,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陈荩卿溪上居的描绘,更是柳应芳内心世界的展示。
以上是对《题陈荩卿溪上居》创作背景的一些推断,如果需要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可能需要查阅更多关于柳应芳和陈荩卿的生平资料或诗歌解析。
相关诗词
-
彭郎依旧小孤单,几叶轻舟懒下滩。
为恋匡庐颜色好,秋来枫树半林丹。
-
往年曾见赵天乐,数说君家书满床。
成卷好诗人借看,盈壶名酒母先尝。
对河却见桐阴合,隔壁应闻芸叶香。
老不爱文空手出,从今烦为蓄仙方。
-
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
十载重来漫如许。
且尽清樽公莫舞。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