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顺宁壁》

江东山望说茅庐,庵为康家孝子居。
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康家茅庐的清幽所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人间纷扰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句“江东山望说茅庐”,诗人首先带领读者来到江东的山岗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连着一片的茅屋,那就是康家茅庐的所在地。这句诗中,“江东山望”表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和望见的景物,“茅庐”则明确指向了康家所居住的地方。这第一句,便为全诗定下了轻松而又闲适的基调。 “庵为康家孝子居”,这一句对康家茅庐作了进一步的描绘。庵,即茅屋,是康家孝子居住的地方。这里用“庵”而不用“屋”,在字面上虽然有细微的差别,但主要是为了突出康家茅庐的古朴、清幽。 “岂肯人间名教地”,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康家茅庐决不居于人间名教之地的心志。名教,是封建礼教中的所谓“名分教义”,这里则借指人间社会。这一句和下面的“却容释老说清虚”一句互为呼应。从这两句中不难看出,诗人对康家茅庐决不迁居人间,反对世俗的名教之风的钦敬之情。 “却容释老说清虚”,这里采用了事理交融的手法,即以作者与康家的对话形式来表现其隐居之志趣。在这里,诗人进一步表达了隐逸的生活应有超脱世俗的神话境界的追求。“释老”是指佛教和道教。在这两句中,诗人表示出自己虽在人间世俗中却可以神游佛、道所构想的神话世界,超然尘世之外。这不仅更深刻地表达了他所向往的隐逸之志,而且也为下文作了一个自然的转折。 最后两句“虽然山水多知己,未许樵渔过往时。”与第一句相呼应,构成了一种开阔而又淡泊的意境。在山水之间所追求的是一种知己相伴的精神世界,过着无人问津、无人打扰的闲适生活。这与最初表现出对尘世的不屑,进而表明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超脱神往的态度形成了一个回环,使得全诗结构显得浑成而富有余韵。 总体来看,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赞美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远离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和羡慕。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意境开阔优美,韵味悠远绵长。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创作背景
《题顺宁壁》是宋朝诗人王遂的一首诗。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等密切相关。但是,由于历史资料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其具体的创作背景。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诗歌的内容、风格以及诗人的其他作品中寻找线索,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在了解这些背景信息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题顺宁壁》这首诗的主题、情感和意境,从而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艺术价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诗词关键字: 名教 茅庐 孝子
相关诗词
  • 1
    [宋]
    墓道深衣自涕洟,分明入耳似闻诗。
    月征日迈求无忝,尽是临深履薄时。
  • 2
    [宋]
    云从西去又还东,不逐天回却逐风。
    春日岂无晴昼永,扫除阴翳出长空。
  • 3
    [宋]
    小日寒窗共赋文,一时洛下看机云。
    自知只道归耕手,不比斯人解致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