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虫何唧唧,岁晚声出壁,不惟嬾妇惊,感此白头客。 壮年事征戍,万里不得息,扬颿凌秋涛,策马赴山驿。 日照蛟鼍涎,雪印豺虎迹,谁知七尺躯,幸脱九死厄。 前年补畿郡,入对瞻玉色,报恩无死所,再拜衰泪滴。 即今故山归,愈叹老境逼。 不眠中夜起,仰视星历历。 中原何时定? 铜驼卧荆棘。 灭胡恨无人,有复不易识。 |
这首诗《候虫何唧唧,岁晚声出壁》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它描绘了岁末候虫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经历的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候虫的唧唧声,表达了对岁末季节的感受。这种声音不仅让懒散的妇人感到惊恐,也让白头客感到悲凉。这种声音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接着,诗人回忆了自己的壮年时期,描述了自己为了国家而奔赴万里,经历了艰难险阻,如扬帆于秋涛之中,策马奔赴山间驿站。这些经历让诗人感到庆幸,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厄运,幸存下来。 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经历,表达了对报效国家的决心和忠诚。他表示自己虽然报恩无死所,但仍然感到自己的生命有限,因为自己已经逐渐步入老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中原未定的忧虑,对故园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他感叹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为国家效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灭胡之志的坚定信念,认为这种愿望虽然难以实现,但仍然值得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经历、国家命运和未来前景的感慨和思考。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敬畏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