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有感》 前年补畿郡,入对瞻玉色,报恩无死所,再拜衰泪滴。

前年补畿郡,入对瞻玉色,报恩无死所,再拜衰泪滴。

意思:前一年补畿郡,人对瞻玉色,报恩没有死的地方,两次衰退泪滴。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秋夜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候虫何唧唧,岁晚声出壁》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它描绘了岁末候虫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经历的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候虫的唧唧声,表达了对岁末季节的感受。这种声音不仅让懒散的妇人感到惊恐,也让白头客感到悲凉。这种声音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接着,诗人回忆了自己的壮年时期,描述了自己为了国家而奔赴万里,经历了艰难险阻,如扬帆于秋涛之中,策马奔赴山间驿站。这些经历让诗人感到庆幸,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厄运,幸存下来。 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经历,表达了对报效国家的决心和忠诚。他表示自己虽然报恩无死所,但仍然感到自己的生命有限,因为自己已经逐渐步入老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中原未定的忧虑,对故园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他感叹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为国家效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灭胡之志的坚定信念,认为这种愿望虽然难以实现,但仍然值得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经历、国家命运和未来前景的感慨和思考。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敬畏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候虫何唧唧,岁晚声出壁,不惟嬾妇惊,感此白头客。
壮年事征戍,万里不得息,扬颿凌秋涛,策马赴山驿。
日照蛟鼍涎,雪印豺虎迹,谁知七尺躯,幸脱九死厄。
前年补畿郡,入对瞻玉色,报恩无死所,再拜衰泪滴。
即今故山归,愈叹老境逼。
不眠中夜起,仰视星历历。
中原何时定?
铜驼卧荆棘。
灭胡恨无人,有复不易识。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解释

  • 玉色

    读音:yù sè

    繁体字:玉色

    英语:jade green

    意思:
     1.玉的颜色。
      ▶《南史•夷貊传上•海南诸国》:“晋·义熙初,始遣使献玉像,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洁润,形制殊特。”<

  • 再拜

    读音:zài bài

    繁体字:再拜

    英语:Yours to command

    意思:
     1.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
      ▶《论语•乡党》:“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 报恩

    报答恩惠。《汉书·盖宽饶传》:“奉法宣化,忧劳天下,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 宋 梅尧臣 《双羊山会庆堂记》:“堂之前许其置佛,俾报恩奉佛两得焉。” 方之 《杨妇道》:“求你们哪位借点粮食给我,我今生还不了债,来生做牛马报恩!”

    读音:bào ēn

    反义词:报仇 忘恩 复仇

  • 前年

    读音:qián nián

    繁体字:前年

    英语:the year before last

    意思:
     1.往时。
      ▶《后汉书•冯衍传》:“上党复有前年之祸。”
      ▶李贤注:“前年

  • 无死

    引用解释

    1.谓长生不死。《左传·昭公二十年》:“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 晏子 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 唐 柳宗元 《东明张先生墓志》:“歘然与神鬼为偶,顽然以木石为类,倥侗而不实,穷老而无死。”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别死。《左传·襄公十七年》:“ 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