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山庵问郎公病》

一庵刚十笏,卧病有余清。
短榻延朝夕,孤灯伴死生。
地闲惟种药,门辟不关荆。
为学庞居士,知君蓄发情。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隐居时,表达自己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首联“一庵刚十笏,卧病有余清。”中,“一庵”是作者居住的简陋小屋,“十笏”是形容小屋之小。作者卧病在床,眼中的小屋格外清净。 颔联“短榻延朝夕,孤灯伴死生。”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独居小屋的生活状态。他以短榻代替床榻,早晚在小屋中度过,孤灯陪伴他度过漫长的黑夜。这里,作者用“死生”来表达他对生命的感悟,也透露出他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颈联“地闲惟种药,门辟不关荆。”描绘了作者在小屋周围的种植和开垦。他空闲的土地上种植各种草药,门前辟出一条小路,任由荆棘自由生长。这表现出作者热爱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尾联“为学庞居士,知君蓄发情。”作者以禅宗大师庞蕴的隐居生活自比,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因为友人让他懂得了蓄发之情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小屋中独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表现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读来令人感动。
创作背景
《过山庵问郎公病》是明朝诗人魏之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作者去山庵探望病中的郎公。郎公可能是魏之璜的朋友或者同辈,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交情。在这次探望中,魏之璜深感郎公的病痛,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于是写下此诗来表达他的关怀和感慨。 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创作背景,具体的情况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来确认。您可以查阅更多的诗歌解析和文献资料,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蓄发 卧病 朝夕
相关诗词
  • 1
    [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 2
    [唐]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 3
    [清]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
    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
    地险昔曾当剧贼,时平谁敢说雄才?
    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