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化成院》

翠围至化成,七里几千盘,肩舆掀泞淖,叹息行路难。
缘坡忽入谷,蜒蜿苍龙蟠。
孤塔插空起,双柟当夏寒。
飞屐到上方,渐觉所见宽。
前山横一几,稻陂白漫漫。
肥僧大腰腹,呀喘趋迎官,走疾不得语,坐定汗未乾。
高人遗世事,跏趺穴蒲团。
作此望尘态,岂如返巾冠!
日落闻鹿鸣,感我平生欢。
客游殊未已,芳岁行当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生体验的诗,通过对沿途风景的描绘,以及对与僧人的交往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段描绘了山路崎岖,行路艰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行路的感慨。接着描绘了沿途的美丽景色,如苍龙蟠踞的孤塔,夏天的双柟,以及高处的上方山,宽阔的稻陂等,这些景色给人以宁静、宽广之感。 接下来,诗人与僧人的交往也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人对肥硕的僧人感到惊讶,与官吏迎客的方式形成对比,表达了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和尴尬。而与僧人的交谈中,诗人也感受到了超脱尘世、修行的氛围,这使他产生了对人生的反思。 最后,日落时分的鹿鸣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旅途中不断反思人生,感叹岁月不饶人,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和人生体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人的描绘细腻入微,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关键字: 跏趺 遗世 蒲团
相关诗词
  • 1
    [唐]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 2
    [近代]
    皎皎昆嵛,山顶月、有人长啸。
    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
    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
    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
    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 3
    [唐]
    海中有国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钟。
    精气激射声冲瀜,护持海底诸鱼龙。
    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不知飞在灵嘉寺,一国之人皆若狂。
    东南之美天下传,环文万象无雕镌。
    有灵飞动不敢悬,锁在危楼五百年。
    有时清秋日正中,繁霜满地天无风。
    一声洞彻八音尽,万籁悄然星汉空。
    徒言凡质千钧重,一夫之力能振动。
    大鸣小鸣须在君,不击不考终不闻。
    高僧访古稽山曲,终日当之言不足。
    手提文锋百炼成,恐刜此钟无一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