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朝廷的敬意和对皇帝的赞美。它描绘了黎明时分,宫殿的大门打开,皇帝开始处理政务的场景。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和比喻,如“紫宸”、“黄道”、“中禁”、“分班列上台”等,以描绘皇帝的权威和朝廷的秩序。 诗中还表达了对皇帝治理国家的赞美,如“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意味着皇帝的治理如同春风般,使草木生长,社会和谐;又如“轮辕适众材”,暗示皇帝的决策如同使用合适的工具,能满足各种需求。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朝廷人才的重视,如“东阁延多士”,体现了朝廷对人才的尊重和欢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通过对皇帝和朝廷的赞美,表达了对朝廷的敬意和对皇帝的忠诚。
创作背景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政治环境以及诗人权德舆的仕途经历有关。首先,从整体背景来看,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权德舆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诗歌作品往往受到当时社会背景和政治局势的影响。 具体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断: 1. 政治环境:唐朝中期以后,政治局势逐渐复杂,权臣、宦官、地方势力等纷争不断。权德舆身为朝中重臣,必然深受这种政治环境的影响。 2. 仕途经历:权德舆历任多职,对官场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他在中书省担任要职,负责起草诏书等政务文件,因此对朝廷的运作和政治斗争有深入的了解。 结合这些因素,可以推断《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这首诗是在权德舆担任中书省职务期间,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个人仕途经历,抒发内心感慨和表达政治立场的作品。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下一首
《思归》
诗词关键字: 班列 嘉言 皇恩
相关诗词
  • 1
    [唐]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 2
    [宋]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
    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慄。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
    我本孜孜学诗书,诗书与今岂同术。
    智虑过人只自雠,闻见于时未裨一。
    片心皎皎事乖背,众醉冥冥势陵突。
    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
    远梦频迷忆故人,客被初寒卧沉疾。
    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
    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 3
    [魏晋]
    从军有苦乐。
    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
    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
    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
    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
    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
    酒肉踰川坻。
    军中多饫饶。
    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
    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
    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
    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
    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
    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
    良苗实已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