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踏莎行·柳外寒轻》

柳外寒轻,水边亭小。
昨朝燕子归来了。
天涯无数旧愁根,东风种得成芳草。
亭畔秋千,当时欢笑。
香肌不满和衣抱。
那堪别後更思量,春来瘦得知多少。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相思之情的词作,通过对柳外亭小、燕子归后、东风种得芳草、秋千欢乐场景的描绘,以及香肌抱愁的描写,表达了词人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深。 “柳外寒轻,水边亭小。”开篇两句便以轻松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清寒的柳边水景图,似乎要唤起读者的欢快情绪。但是词人的情绪很快便转入低沉,通过“昨朝燕子归来了”一句,将离别的愁绪点明。这句同时还是全词的转折点,有了燕子归来这一意象,才引发了下面的愁根是由燕子带来的思恋之情的联想,有了这样的铺垫,后两句的情感表达才更有张力。“天涯无数旧愁根,东风种得成芳草。”愁根被无由的东风所种满天涯,看似美好的春景却成了愁人的伤感之源。这里以芳草喻离愁,显示了词人愁之深、之浓、之难以排遣。 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了离别的时令、地点,为全词的抒情作了铺垫。下片以写为主,进一步描绘词人的相思之苦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深。“亭畔秋千,当时欢笑。”想象一下,当自己在小亭旁边的秋千旁看到爱人欢乐的笑脸时,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现在却只能在回忆中看到她的笑颜。“香肌不满和衣抱。”在描绘爱人香肌瘦损、清减容颜的模样时,词人内心饱含相思之苦和牵挂之深。“那堪别后更思量。”原本别离已令人难以承受相思之苦了,何况现在分别之后我又在不停地思念她呢!最后一句化用诗句“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树犹如此”之意,将相思之情拉长为相思之愁。 全词情感表达深沉而含蓄,以清丽婉转的语言表达了词人浓烈的相思情怀。此词用典虽多,但十分切贴,且能以典入词,用得恰到好处。另外,全词句句不离相思,但整首词却充满了含蓄之美,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踏莎行·柳外寒轻》是宋代文人王万之创作的一首词。对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我们并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但是,一般来说,词的创作背景通常与词人的生活经历、情感状态以及社会环境有关。可能是王万之在某个春天,看到柳枝飘摇,寒气渐消,燕子回归,而引发了对人生、爱情或生活的感慨,从而创作了这首词。 这只是一种推测,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诗词关键字: 芳草 思量 秋千
相关诗词
  • 1
    [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2
    [当代]
    造化无凭,人生易晓,请君试看钟和表。
    每天八万六千余,不停不退针尖秒。
    已去难追,未来难找,留它不住跟它跑。
    百年一样有仍无,谁能不自针尖老!
  • 3
    [当代]
    美誉留芳,臭名遗屁。
    千千万万书中记。
    张三李四是何人,一堆符号a加b。
    倘若当初,名非此字。
    流传又或生歧异。
    问他谁假复谁真,骨灰也自难为计。
王万之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