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梅仙山丹井》

鹤驭云骈去不还,乱云深处旧仙坛。
凿开天外长生地,炼出人间不死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道教炼丹求仙的诗。开头两句“鹤驭云骈去不还,乱云深处旧仙坛。”借助于“鹤”、“云”、“骈”、“仙”等字,首先点出仙人,并已经驾鹤驭云,飞升仙界这个特定场景,描写了神仙境界所在。“凿开天外长生地,炼出人间不死丹。”两句承接上两句,阐明其中的奥妙。长生地就是仙人所炼的丹药能使人死后仍然生活得长久。不死丹,则使人免于一死求得长生。而它的实际功用在于从人间磨练出来一条至长生不死的丹,使之升腾云汉飘入天堂胜境去解人之危救人之厄,与黄粱美梦所引起的羡慕心理和被愚弄者的痛感。故全诗颇有贬低道教,讥讽炼丹求仙的意味。 此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炼丹求仙的看法。炼丹术本是道教中一门专门研究、制造长生不老之药的方术。道士们则认为人吃了丹就可超脱生死,得到成仙之方,表现出对成仙之境的迷恋与追求。但是诗人通过描述“鹤驭云骈”中成仙的道士在“乱云深处”深山古坛中闭目炼丹的过程和形象地表现出自己不愿作成仙之梦和不为长生不老而服食丹药的态度,委婉地揭露了道教迷恋神仙世界的虚妄和不切实际。因此,这首诗也是对道教炼丹求仙方术的一种有力的讽刺。 另外,从炼丹术中批判长生不死的观念对于当时的士大夫信奉佛教、道教服食长生不老之药的思想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而这首诗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这一点上来看,这首诗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确实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总之,此诗不仅内容充实、丰富,语言质朴自然,而且在形式上对偶工整、音节和谐流畅,是一首很好的讽喻咏物诗。
创作背景
曹文姬的《梅仙山丹井》一诗的创作背景与梅仙山和炼丹术有关。梅仙山相传为汉代道士梅福学道炼丹之地,因此诗中描述了道士炼丹的情景。同时,唐代道教盛行,诗人可能对道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词关键字: 生地 开天 外长
相关诗词
  • 1
    [宋]
    团栾蜂蕊簇枝间,铅鼎成丹七返还。
    乞与幽人伴幽壑,不妨相对两朱颜。
  • 2
    [宋]
    英声璧水早年蜚,官样文章价久驰。
    汉殿紫荷应有种,燕山丹桂又传枝。
    名驹行作铨闱冠,文虎因须锁试知。
    他日汪黄推榜首,立身事业尽优为。
  • 3
    [宋]
    丹崖之山丹气浮,葛洪老仙居上头。
    丹成一去几千载,至今猿鹤生清愁。
    丹井有泉石有拇,流芳直与天地久。
    我来问山山不知,坐费山僧一杯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