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至论吟》

民于万物已称珍,圣向民中更出群。
介石不疑何尽日,知几何患未如神。
若无刚果难成善,既有精明又贵纯。
祸福兆时皆有渐,不由天地只由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民于万物已称珍,圣向民中更出群。》是一首对圣人的赞美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圣人的敬仰之情,认为圣人能够超越万物,成为万物的代表,是万物的珍宝。 “介石不疑何尽日,知几何患未如神。”这两句诗表达了圣人的坚定不移和无所不知的特点。他们像一块坚硬的石头一样,不会轻易动摇,也不会轻易怀疑,因此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和正确。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不会轻易犯错或受到迷惑。 “若无刚果难成善,既有精明又贵纯。”这两句诗表达了圣人需要具备的品质。他们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果敢的行动能力,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他们也需要有精明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祸福兆时皆有渐,不由天地只由人。”这两句诗表达了圣人需要具备的智慧和心态。他们需要认识到祸福的来临都是有预兆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措施。同时,他们也需要认识到祸福是由人自己造成的,需要自己承担责任和后果。因此,他们需要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要被情绪和冲动所左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圣人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它强调了人类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精明的头脑、清醒的理智和正确的态度,才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诗词关键字: 祸福 几何 万物
相关诗词
  • 1
    [唐]
    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
    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
    杏坛仙侣应相笑,只为浮名未肯抛。
  • 2
    [宋]
    儒行篇中有至论,书斋乡县两存存。
    南音楚国钟仪操,仁术函人孟氏言。
    近信每随流水到,旧庐凝望度云屯。
    里非胜母泉君子,循取佳名睹圣门。
  • 3
    [宋]
    兴为栖真来,情因昔人动。
    昔人道非孤,今人心乃共。
    静有物外乐,甭无世间梦。
    至论超形神,谈歌彻岩洞。
    野色杂茶瓯,松声入琴弄。
    未可赋归欤,更揭流霞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