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
春风冗我田园务,野思芳情约不齐。 检点瓜邱仍芋垄,按行桑墅更秧畦。 偶陪灵运山前屐,或学东坡雨外犁。 薄暮倦归专一事,旋诛生菜饔黄蔼。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田园生活。诗中描绘了春风拂面,诗人投入到田园劳作中的场景,展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春风冗我田园务”,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对田园的向往,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挥汗如雨、勤劳耕作的场景。
“野思芳情约不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诗人耕作的过程,从检查瓜田、芋田,到管理桑树、秧田,每一处都充满了诗人的细心和热情。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勤劳和敬业精神,也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偶陪灵运山前屐,或学东坡雨外犁”两句,运用了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耕作之余的休闲时光,也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之情。
最后两句,“薄暮倦归专一事,旋诛生菜饔黄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回家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安逸。同时,“旋诛生菜饔黄蔼”也透露出诗人对烹饪的热爱和擅长,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主题,通过对诗人耕作、休闲、烹饪等细节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的勤劳敬业精神和山水田园的热爱之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
创作背景
《春日田园杂兴》是宋代的陈公凯所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描绘了春天乡村的美丽景色和农民们的勤劳景象。
创作背景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诗人提供了描绘田园风光的社会背景。
2. 诗人经历:陈公凯可能是一位对乡村生活有深入了解的诗人,他通过观察和体验,用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感慨。
3. 文学传统: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丰富的田园诗传统,陈公凯的《春日田园杂兴》也是在这一文学传统下创作出来的。
综上所述,陈公凯的《春日田园杂兴》是在宋代社会稳定、农业发展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结合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传统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