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如大火聚,近之则燎却面门。 直饶佛到来,未免退身有分。 |
| 这首诗的标题是《火焰山》,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火焰山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的一个必经之地,是一座红色的山峰,非常炽热,因此这首诗的背景是一座炽热的山峰。 首句“这里如大火聚,近之则燎却面门”描绘了火焰山的炽热和危险,如同大火聚集,靠近它就会被烧到面部。这里的“大火聚”可能指的是火山的炽热,也可能暗喻了某种难以避免的灾难或困境。 第二句“直饶佛到来,未免退身有分”则表达了一种对困境的无奈和接受。即使佛祖来到这里,也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仍然需要面对危险和退缩。这可能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即使有再强大的力量也无法完全解决问题,人们只能尽力而为,接受现实。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火焰山危险和困境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过于冲动和冒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火焰山的危险和困境,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提醒人们保持冷静和理智。这首诗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