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见侍者乞语为入道蹊径》

入道蹊径无蹊径,日用现行何不省。
和南问讯已乖张,应对宾朋曾不隐。
同盂共饭况三年,话破那知万万千。
今日炷香重觅语,许时聚首成徒然。
老僧更不能忉怛,痛掌宁辞当面搭。
从教负痛走出门,呼天怨骂齿没舌秃口未合。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修行者的入道修行过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入洞察和描绘。 首先,诗中描绘了入道修行者的艰难历程。他/她已经走上了修行的道路,但这条道路似乎没有明显的路径,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省察。在日常生活中,他/她似乎无法省察自己的行为,这可能意味着他/她正在经历一种自我意识的混乱和迷失。 接着,诗中描述了修行者在面对他人时的状况。他/她的和南问讯已经变得不自然,甚至无法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在应对宾朋时,他/她的表现似乎也不够隐晦,这可能意味着他/她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人际关系的挑战。 然而,尽管修行之路艰难,但诗中强调了同盂共饭的三年时光,这可能意味着修行者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找到了某种程度的安慰和共享。他们的话破万万千,这表明他们已经分享了许多内心的经验和感受。 现在,修行者重新点燃了香火,希望能够重新找到那些曾经的话语和共享。然而,诗中却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困惑,认为即使再次聚首,也可能只是徒劳无功。这表明修行者可能对自己的修行过程感到困惑和无助。 最后,诗中描绘了修行者遭受的痛苦和折磨。老僧的责备和痛打让他/她感到痛苦和困惑,但他/她仍然坚持下去,即使负痛出门,呼天怨骂,也绝不放弃。这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入道修行者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它展示了修行的艰难、人际关系的问题、内心的困惑、痛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也揭示了修行的本质和意义,以及修行的价值和意义。
诗词关键字: 蹊径 万万千 从教
相关诗词
  • 1
    [魏晋]
    悠悠涉荒路。
    靡靡我心愁。
    四望无烟火。
    但见林与丘。
    城郭生榛棘。
    蹊径无所由。
    雚蒲竟广泽。
    葭苇夹长流。
    日夕凉风发。
    翩翩漂吾舟。
    寒蝉在树鸣。
    鹳鹄摩天游。
    客子多悲伤。
    泪下不可收。
    朝入谯郡界。
    旷然消人忧。
    鸡鸣达四境。
    黍稷盈原畴。
    馆宅充鄽里。
    士女满庄馗。
    自非贤圣国。
    谁能享斯休。
    诗人美乐土。
    虽客犹愿留。
  • 2
    [宋]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 3
    [明]
    锦里幽栖处,悠然远俗嚣。
    地偏车马少,山近市城遥。
    松竹连蹊径,藤萝掩屋茅。
    闭门穷典籍,修业问刍荛。
    见小忘蛙秬,忘机梦鹿蕉。
    白头宜此乐,青眼莫相嘲。
    种菊开三径,横琴咏九皋。
    黄葵舒永日,紫芋待终朝。
    守道居颜巷,嫌喧弃许瓢。
    薄田多种秫,平阜广栽荞。
    鹅鸭游深沼,牛羊牧近郊。
    芝兰香满砌,枸杞翠连坳。
    采药携轻筥,观莲涉小舠。
    《考槃》时讽诵,得句自推敲。
    丘壑从兹稳,弓旌谩远招。
    茗瓯供伏腊,土簠荐溪毛。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