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
上灵眷命膺会昌,盛德殷荐叶辰良。 景福降兮圣德远,玄化穆兮天历长。 |
作品赏析
这首诗,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富有韵律美。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上灵眷命膺会昌”,突出唐武宗能得到上天的眷顾,得以在会昌年间盛世得享。膺,意指当得起。上灵,即上天。眷命,天命。会昌,是唐武宗李炎的年号(841-846)。此句突出的是唐武宗的运势和机遇。
“盛德殷荐叶辰良”中,“盛德”指的是唐武宗的品德和行为,“殷荐”是厚重荐广的意思,也就是隆重地进献的意思。“辰良”指的是良辰吉日,即吉祥的时刻。这句突出的是唐武宗品德和行为的隆重进献,符合吉祥的时刻。
“景福降兮圣德远”中,“景福”是指吉祥的福气,“圣德远”是指圣明的德行深远。这句强调的是吉祥福气降临是因为唐武宗圣明的德行远播。
“玄化穆兮天历长”中,“玄化”是指深远而和谐的教化,“天历”是指天朝的历法,也就是朝廷的统治时期。这句强调的是唐武宗的统治像教化一样和谐深远,像历法一样长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赞美唐武宗的品德、机遇、统治和福气。诗人用词精准,表达清晰,把唐武宗的英明神武和王朝的昌盛繁荣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和期盼。
|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是唐朝时期的一种祭祀乐章,用于郊庙祭祀天地神灵。其中,《祀圜丘乐章》是祭祀天地的乐章,而《豫和》是其中的一曲。这些乐章的产生与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唐朝时期,国家重视祭祀活动,认为祭祀能够维护天地神灵的佑护,保证国家的平安和繁荣。因此,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祭祀仪式和乐章,以表达对天地神灵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这些乐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因此,《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是唐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诗词
-
旌回外壝。
跸静郊门。
千乘按辔。
万骑云屯。
藉茅无咎。
扫地唯尊。
揖让展礼。
衡璜节步。
星汉就列。
风云相顾。
取法于天。
降其永祚。
-
七里是仰。
八陛有凭。
就阳之位。
如日之升。
思虔肃肃。
致敬绳绳。
祝史陈信。
玄象斯格。
惟类之典。
惟灵之泽。
幽显对扬。
人神咫尺。
-
国命在礼。
君命在天。
陈诚惟肃。
饮福惟虔。
洽斯百礼。
福以千年。
钩陈掩映。
天驷徘徊。
雕禾饰斝。
翠羽承罍。
受斯茂祉。
从天之来。